书名:
|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
|
作者:
|
霍尔姆斯
编著
;彭小瑜
译著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5
|
开本页数:
|
25cm 
283页
|
丛书名:
|
牛津欧洲史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5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77-3886-3
|
000
|
01602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2000341
|
005
|
20220929102813.0
|
010
|
|
@a978-7-5477-3886-3@b精装@dCNY79.90
|
100
|
|
@a20210621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k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牛津中世纪欧洲史@Aniu jin zhong shi ji ou zhou shi@d= The Oxford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f(英) 乔治·霍尔姆斯编著@g彭小瑜译著@zeng
|
210
|
|
@a北京@c北京日报出版社@d2021.5
|
215
|
|
@a283页@d25cm
|
225
|
2
|
@a牛津欧洲史@Aniu jin ou zhou shi@i“中世纪风云”三部曲
|
306
|
|
@a经授权,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本书的中文 (简体) 版权
|
314
|
|
@a乔治·霍尔姆斯,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创始人之一。彭小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会史。
|
330
|
|
@a本书以阿尔卑斯山为界, 叙述了欧洲北方与地中海地区在5世纪至15世纪这千余年间彼此争斗、互相影响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在描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与斗争历史时, 以近东的拜占庭帝国为比较对象, 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出发, 回答了为何长久以来被冠以“黑暗”之名的中世纪欧洲能够孕育近代西方文明的时代之问。民族的迁徙、宗教的争端、制度的建设、文艺的复兴都是本书所重点讨论的主题, 从而实现对中世纪欧洲的全景式刻画。
|
410
|
0
|
@12001 @a牛津欧洲史@i“中世纪风云”三部曲
|
500
|
10
|
@aOxford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mChinese
|
607
|
|
@a欧洲@Aou zhou@x中世纪史
|
690
|
|
@aK5@v5
|
701
|
1
|
@a霍尔姆斯@Ahuo er mu si@g(Holmes, George)@4编著
|
702
|
0
|
@a彭小瑜@Apeng xiao yu@4译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929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1542-4@dK5@e102@f3
|
|
|
|
|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The Oxford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英) 乔治·霍尔姆斯编著/彭小瑜译著.-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5 |
283页;25cm.-(牛津欧洲史.“中世纪风云”三部曲) |
|
|
ISBN 978-7-5477-3886-3(精装):CNY79.90 |
本书以阿尔卑斯山为界, 叙述了欧洲北方与地中海地区在5世纪至15世纪这千余年间彼此争斗、互相影响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在描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与斗争历史时, 以近东的拜占庭帝国为比较对象, 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出发, 回答了为何长久以来被冠以“黑暗”之名的中世纪欧洲能够孕育近代西方文明的时代之问。民族的迁徙、宗教的争端、制度的建设、文艺的复兴都是本书所重点讨论的主题, 从而实现对中世纪欧洲的全景式刻画。 |
● |
正题名: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索取号:K5/10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71542
|
300671542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5/102]
|
在馆
|
|
2
|
671543
|
300671543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5/102]
|
在馆
|
|
3
|
671544
|
300671544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5/10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