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16oam2 22002771 450
|
001
|
0122202756
|
005
|
20241022202756.0
|
010
|
|
@a978-7-5561-3181-5@dCNY54.00
|
100
|
|
@a20230621d2023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430000
|
105
|
|
@ay z 000cy
|
106
|
|
@ar
|
200
|
1
|
@a边地寻踪@Abian di xun zong@f陈平原, 凌云岚编
|
210
|
|
@a长沙@c湖南人民出版社@d2023.06
|
215
|
|
@aXIII, 306页@d20cm
|
225
|
2
|
@a漫说文化丛书@Aman shuo wen hua cong shu@i续编@v04
|
314
|
|
@a陈平原, 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凌云岚, 1976年生, 湖南长沙人,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330
|
|
@a相比走马观花式的游记, 本书所选的散文更注重边地的人文记录、文化书写, 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与流动性。全书共分为五辑。“旧游”一辑收录曾经在边地长时间居住, 以回忆的方式描写边地的作家的作品 ; “在地”一辑收录现在长期居住于边地, 或生长于边地的作家的作品 ; “行思”一辑, 作者的共同身份是“学者”, 他们借助自身的学识学养, 对边地历史和现状进行独特的考察和沉思 ; “行色”一辑, 收录外来者的边地书写, 这一辑最常见的是记游之文 ; 对“旧游”“在地”两辑中的很多写作者而言, 边地已经不再是边地, 而是他们曾经和现在的“家园”, 还有一些作品, 兼具以上四辑所述特点, 归入“附”一辑。
|
410
|
0
|
@12001@a漫说文化丛书@i续编@v04
|
606
|
0
|
@a散文集@Asan wen ji@y中国
|
690
|
|
@aI26@v5
|
701
|
0
|
@a陈平原,@Achen ping yuan@f1954-@4编
|
701
|
0
|
@a凌云岚,@Aling yun lan@f1976-@4编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30621
|
905
|
|
@aCKNYKJZYXY@b300709858-60@dI26@e281@f3
|
|
|
|
|
边地寻踪/陈平原, 凌云岚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06 |
XIII, 306页;20cm.-(漫说文化丛书.续编;04) |
|
|
ISBN 978-7-5561-3181-5:CNY54.00 |
相比走马观花式的游记, 本书所选的散文更注重边地的人文记录、文化书写, 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与流动性。全书共分为五辑。“旧游”一辑收录曾经在边地长时间居住, 以回忆的方式描写边地的作家的作品 ; “在地”一辑收录现在长期居住于边地, 或生长于边地的作家的作品 ; “行思”一辑, 作者的共同身份是“学者”, 他们借助自身的学识学养, 对边地历史和现状进行独特的考察和沉思 ; “行色”一辑, 收录外来者的边地书写, 这一辑最常见的是记游之文 ; 对“旧游”“在地”两辑中的很多写作者而言, 边地已经不再是边地, 而是他们曾经和现在的“家园”, 还有一些作品, 兼具以上四辑所述特点, 归入“附”一辑。 |
● |
正题名:边地寻踪
索取号:I26/28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09858
|
30070985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281]
|
在馆
|
|
2
|
709859
|
300709859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281]
|
在馆
|
|
3
|
709860
|
30070986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28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