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76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22000160
|
005
|
20220714122136.6
|
010
|
|
@a978-7-5682-8750-0@dCNY33.00
|
100
|
|
@a20211119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fre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田园交响曲@Atian yuan jiao xiang qu@d= La symphonie pastorale@f(法) 安德烈·纪德著@g王丁丁译@zfre
|
210
|
|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1.10
|
215
|
|
@a180页@d21cm
|
225
|
0
|
@a每一个人的窄门@Amei yi ge ren de zhai men@e纪德生命三部曲
|
314
|
|
@a安德烈·纪德 (1869-1951), 法国著名作家, 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是法国文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 也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王丁丁, 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现从事英法双语教学工作。
|
330
|
|
@a《田园交响曲》这本书中包含了纪德的《田园交响曲》及《帕吕德》两部中篇小说。其中, 《田园交响曲》讲述的是一位牧师出于慈爱之心收养了一个盲女的故事。盲女不仅身有残疾, 精神世界也处于混沌状态, 牧师对其精心照顾, 一步步对她进行启发和唤醒。在与盲女的朝夕相处中, 二人渐渐萌生了情爱之意, 而盲女对牧师心怀感激, 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之后, 盲女重见光明时, 看到了这份感情给身边人带来的痛苦。最终, 她失足坠河,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帕吕德》叙述的是“我”在创作《帕吕德》这部作品过程中发生的轶事和感受。小说中, “我”与好友于贝尔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前者是遵循传统道德的世俗之人, 后者希冀摒弃世俗, 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
410
|
0
|
@12001 @a每一个人的窄门 (纪德生命三部曲)
|
510
|
1
|
@aSymphonie pastorale@zfre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法国@z现代
|
690
|
|
@aI504@v5
|
701
|
1
|
@a纪德@Aji de@g(Gide, Andre),@f1869-1951@4著
|
702
|
0
|
@a王丁丁@Awang ding di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714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8904-906@dI504@e1011@f3
|
|
|
|
|
田园交响曲= La symphonie pastorale/(法) 安德烈·纪德著/王丁丁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10 |
180页;21cm.-(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 |
|
|
ISBN 978-7-5682-8750-0:CNY33.00 |
《田园交响曲》这本书中包含了纪德的《田园交响曲》及《帕吕德》两部中篇小说。其中, 《田园交响曲》讲述的是一位牧师出于慈爱之心收养了一个盲女的故事。盲女不仅身有残疾, 精神世界也处于混沌状态, 牧师对其精心照顾, 一步步对她进行启发和唤醒。在与盲女的朝夕相处中, 二人渐渐萌生了情爱之意, 而盲女对牧师心怀感激, 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之后, 盲女重见光明时, 看到了这份感情给身边人带来的痛苦。最终, 她失足坠河,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帕吕德》叙述的是“我”在创作《帕吕德》这部作品过程中发生的轶事和感受。小说中, “我”与好友于贝尔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前者是遵循传统道德的世俗之人, 后者希冀摒弃世俗, 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
● |
正题名:田园交响曲
索取号:I504/10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8904
|
30066890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011]
|
在馆
|
|
2
|
668905
|
30066890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011]
|
在馆
|
|
3
|
668906
|
30066890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01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