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秋天的珐琅 
作者: 安年斯基 著 ;马卫红
出版信息: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4.01
开本页数: 21cm  16, 388页
丛书名: 俄罗斯文学译丛
单 册:
中图分类: I506 I512.24
科图分类:
主题词: 诗集--shi ji--俄罗斯--近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220-13489-0
000 01813oam2 22003371 450
001 0126152705
005 20241126152705.0
010    @a978-7-220-13489-0@dCNY79.80
100    @a20240103d2024 em y0chiy0121 ea
101 @achi@crus
102    @aCN@b510000
105    @ay z 000gy
106    @ar
200 @a秋天的珐琅@Aqiu tian de fa lang@e安年斯基诗选@f(俄) 安年斯基著@g马卫红译
210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01
215    @a16, 388页@d21cm
225 @a俄罗斯文学译丛@Ae luo si wen xue yi cong@v35
225 @a金色俄罗斯丛书@Ajin se e luo si cong shu@e平装版
300    @a文轩 鲸歌
314    @a安年斯基 (1855-1909), 俄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教育家。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最精致、最敏感、最深情的诗人之一, 其诗歌创作对俄罗斯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至关重要, 被象征主义者认为是俄罗斯新诗的发起者。马卫红,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指导委员会委员。
330    @a本书收录安年斯基诗歌200余首。其诗歌以精致细腻、誅尽意象征暗示而见长。抒情诗主题常常被封闭于孤独、忧伤的心绪中, 擅长抒发对生活的瞬间感受、心理的细微变化、对周围环境的瞬时感知, 极端地关注内在的“我”, 即对孤独的尖锐感受, 突出个人心理主题中的孤独感和幽闭感。可以说, 在安年斯基的诗中, 深沉的真情、私密的体验、以及对复杂事物的哲理性思考, 如对生活的思考失去信仰的悲剧、对死亡的恐惧等, 都找到了一种完美的书写形式。
410  0 @12001@a俄罗斯文学译丛@v35
410  0 @12001@a金色俄罗斯丛书 (平装版)
517 @a安年斯基诗选@Aan nian si ji shi xuan
606 @a诗集@Ashi ji@y俄罗斯@z近代
690    @aI506@v5
690    @aI512.24@v5
701  1 @a安年斯基@Aan nian si ji@g(Анненский, Иннокентий Федорович),@f1855-1909@4著
702  0 @a马卫红@Ama wei hong@4译
801  0 @aCN@b人天书店@c20240103
905    @aCKNYKJZYXY@b300719071-3@dI506@e157@f3
    
    秋天的珐琅:安年斯基诗选/(俄) 安年斯基著/马卫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01
    16, 388页;21cm.-(俄罗斯文学译丛;35).-(金色俄罗斯丛书:平装版)
    文轩 鲸歌
    
    ISBN 978-7-220-13489-0:CNY79.80
    本书收录安年斯基诗歌200余首。其诗歌以精致细腻、誅尽意象征暗示而见长。抒情诗主题常常被封闭于孤独、忧伤的心绪中, 擅长抒发对生活的瞬间感受、心理的细微变化、对周围环境的瞬时感知, 极端地关注内在的“我”, 即对孤独的尖锐感受, 突出个人心理主题中的孤独感和幽闭感。可以说, 在安年斯基的诗中, 深沉的真情、私密的体验、以及对复杂事物的哲理性思考, 如对生活的思考失去信仰的悲剧、对死亡的恐惧等, 都找到了一种完美的书写形式。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秋天的珐琅     索取号:I506/157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719071   300719071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57] 在馆    
2 719072   300719072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57] 在馆    
3 719073   300719073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57]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