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19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21000156
|
005
|
20210715154954.0
|
010
|
|
@a978-7-5194-5860-7@b精装@dCNY98.00
|
100
|
|
@a20210715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Acheng xiang gao zhi liang rong he fa zhan yan jiu@f申云等著
|
210
|
|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1.4
|
215
|
|
@a320页@c图@d25cm
|
225
|
2
|
@a国研文库@Aguo yan wen ku
|
300
|
|
@a本书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203236、717731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9FJYB022) 和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课题基金项目 (19GBQY104) 的资助, 也是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314
|
|
@a申云,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
320
|
|
@a有书目 (第306-318页)
|
330
|
|
@a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要素流动为背景, 重点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对反贫困及其创新的影响。本书分为四个篇章, 分别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反贫困创新的理论、农村金融减贫绩效、农村金融信贷供给行为及融资增信、农村金融反贫困创新模式与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 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归因于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增长效应。本书还针对云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不同金融扶贫实践及创新模式, 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于农村扶贫的重要作用及其经验借鉴, 为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及可持续的金融产业扶贫提供有益样本。
|
410
|
0
|
@12001 @a国研文库
|
606
|
0
|
@a城乡建设@Acheng xiang jian she@x经济发展@x研究@y中国
|
690
|
|
@aF299@v5
|
701
|
0
|
@a申云@Ashen yun@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71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21708-10@dF299@e221@f3
|
|
|
|
|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申云等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4 |
320页:图;25cm.-(国研文库) |
本书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203236、717731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9FJYB022) 和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课题基金项目 (19GBQY104) 的资助, 也是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
ISBN 978-7-5194-5860-7(精装):CNY98.00 |
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要素流动为背景, 重点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对反贫困及其创新的影响。本书分为四个篇章, 分别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反贫困创新的理论、农村金融减贫绩效、农村金融信贷供给行为及融资增信、农村金融反贫困创新模式与路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 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归因于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增长效应。本书还针对云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不同金融扶贫实践及创新模式, 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于农村扶贫的重要作用及其经验借鉴, 为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及可持续的金融产业扶贫提供有益样本。 |
● |
正题名: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
索取号:F299/22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21708
|
300621708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99/221]
|
在馆
|
|
2
|
621709
|
300621709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99/221]
|
在馆
|
|
3
|
621710
|
300621710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99/22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