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33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2000195
|
005
|
20220305153349.6
|
010
|
|
@a978-7-5115-7144-1@b精装@dCNY85.00
|
100
|
|
@a20220305d2022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由我到我们@Ayou wo dao wo men@e生命叙事与共情@f杨柠溪著
|
210
|
|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2.1
|
215
|
|
@a262页@c图@d25cm
|
225
|
2
|
@a人民日报学术文库@Aren min ri bao xue shu wen ku
|
300
|
|
@a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307202CFJ130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20SHC180)、护理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HLKF2022-6) 资助
|
314
|
|
@a杨柠溪, 1989平年生, 辽宁鞍山人。辽宁大学文学学士, 北京大学医学哲学专业硕士, 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专业博士。
|
320
|
|
@a有书目 (第216-240页)
|
330
|
|
@a本书系一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属于叙事学、社会学、心理学跨学科研究, 系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 分上、中、下三篇, 通过大量访谈案例, 从叙事理论渊源、生命叙事、共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阐述与分析。本书认为, 通过文学叙事, 进行积极干预, 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病人的心理认知, 起到舒缓压力等正向意义, 并在一定程度上暖化医患关系。
|
410
|
0
|
@12001 @a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
517
|
1
|
@a生命叙事与共情@Asheng ming xu shi yu gong qing
|
606
|
0
|
@a社会心理学@Ashe hui xin li xue@x研究
|
690
|
|
@aC912@v5
|
701
|
0
|
@a杨柠溪,@Ayang ning xi@f1989-@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30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53028-30@dC912@e493@f3
|
|
|
|
|
由我到我们:生命叙事与共情/杨柠溪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1 |
262页:图;25cm.-(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
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307202CFJ130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20SHC180)、护理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HLKF2022-6) 资助 |
|
ISBN 978-7-5115-7144-1(精装):CNY85.00 |
本书系一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属于叙事学、社会学、心理学跨学科研究, 系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 分上、中、下三篇, 通过大量访谈案例, 从叙事理论渊源、生命叙事、共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阐述与分析。本书认为, 通过文学叙事, 进行积极干预, 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病人的心理认知, 起到舒缓压力等正向意义, 并在一定程度上暖化医患关系。 |
● |
正题名:由我到我们
索取号:C912/49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53028
|
30065302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493]
|
在馆
|
|
2
|
653029
|
300653029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493]
|
在馆
|
|
3
|
653030
|
30065303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2/49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