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49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2000150
|
005
|
20210201131431.5
|
010
|
|
@a978-7-108-06924-5@b精装@dCNY79.00
|
100
|
|
@a20210201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cf z 000yb
|
106
|
|
@ar
|
200
|
1
|
@a无法直面的人生@Awu fa zhi mian de ren sheng@e鲁迅传@f王晓明著
|
205
|
|
@a修订本
|
210
|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1.1
|
215
|
|
@a11, 344页, [8] 页图版@c图, 肖像@d24cm
|
225
|
2
|
@a当代学术@Adang dai xue shu
|
314
|
|
@a王晓明, 1955年生于上海, 现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中文系教授, 兼任校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330
|
|
@a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 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 力图回到“鲁迅本身”, 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 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 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 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 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 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 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 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 不仅仅是敬仰, 是热爱, 还有理解, 有共鸣, 甚至有同情, 有悲哀; 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 不仅仅是鲁迅, 也是我们自己, 不仅仅是过去, 也是现在和将来”。
|
410
|
0
|
@12001 @a当代学术
|
517
|
1
|
@a鲁迅传@Alu xun zhuan
|
600
|
0
|
@a鲁迅,@Alu xun@f1881-1936@x传记
|
606
|
0
|
@a作家@Azuo jia@x传记@y中国@z现代
|
690
|
|
@aK825@v5
|
701
|
0
|
@a王晓明,@Awang xiao ming@f1955-@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201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2064-6@dK825@e548@f3
|
|
|
|
|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著.-修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 |
11, 344页, [8] 页图版:图, 肖像;24cm.-(当代学术) |
|
|
ISBN 978-7-108-06924-5(精装):CNY79.00 |
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 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 力图回到“鲁迅本身”, 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 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 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 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 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 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 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 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 不仅仅是敬仰, 是热爱, 还有理解, 有共鸣, 甚至有同情, 有悲哀; 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 不仅仅是鲁迅, 也是我们自己, 不仅仅是过去, 也是现在和将来”。 |
● |
正题名:无法直面的人生
索取号:K825/54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72064
|
300672064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48]
|
在馆
|
|
2
|
672065
|
300672065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48]
|
在馆
|
|
3
|
672066
|
300672066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4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