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05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3000408
|
005
|
20230616090541.0
|
010
|
|
@a978-7-02-017901-5@dCNY55.00
|
100
|
|
@a20230616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jpn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晚年样式集@Awan nian yang shi ji@f(日) 大江健三郎著@g许金龙译
|
210
|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3.5
|
215
|
|
@a91, 318页@d21cm
|
225
|
2
|
@a大江健三郎文集@Ada jiang jian san lang wen ji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大江健三郎 (1935-2023), 日本作家, 生于四国爱媛县, 东京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毕业。许金龙,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
330
|
|
@a本书是作者创作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作者七十八岁时。作者认为本书“可能是最后的小说”。小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故事背景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后, 叙述者则是被认为是大江分身的“古义人”。以“后期老龄者”自称, 处于绝望之中的老作家古义人, 被年过五十的智障儿子“光”、妻子“千樫”、长女“真木”以及住在谷间森林的妹妹“阿萨”“逆袭”了。具体来说, 就是“千樫”“真木”“阿萨”组成“女性三人组”, 对作家长年以来的小说单一写法进行“反论”, 而“光”则成为了作家走出困境的中心人物。“三一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使作家古义人陷入巨大的悲哀与绝望之中, 而他与“光”的父子关系也几近决裂。但最终这其中的苦与乐凝聚成绝对之美, 在父子单独生活的谷间森林父子实现了和解。
|
410
|
0
|
@12001 @a大江健三郎文集
|
510
|
1
|
@aIn late style@zeng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日本@z现代
|
690
|
|
@aI304@v5
|
701
|
0
|
@a大江健三郎,@Ada jiang jian san lang@f1935-2023@4著
|
702
|
0
|
@a许金龙@Axu jin lo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616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2741-3@dI304@e748@f3
|
|
|
|
|
晚年样式集/(日) 大江健三郎著/许金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5 |
91, 318页;21cm.-(大江健三郎文集) |
|
|
ISBN 978-7-02-017901-5:CNY55.00 |
本书是作者创作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作者七十八岁时。作者认为本书“可能是最后的小说”。小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故事背景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后, 叙述者则是被认为是大江分身的“古义人”。以“后期老龄者”自称, 处于绝望之中的老作家古义人, 被年过五十的智障儿子“光”、妻子“千樫”、长女“真木”以及住在谷间森林的妹妹“阿萨”“逆袭”了。具体来说, 就是“千樫”“真木”“阿萨”组成“女性三人组”, 对作家长年以来的小说单一写法进行“反论”, 而“光”则成为了作家走出困境的中心人物。“三一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使作家古义人陷入巨大的悲哀与绝望之中, 而他与“光”的父子关系也几近决裂。但最终这其中的苦与乐凝聚成绝对之美, 在父子单独生活的谷间森林父子实现了和解。 |
● |
正题名:晚年样式集
索取号:I304/74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2741
|
30069274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8]
|
在馆
|
|
2
|
692742
|
30069274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8]
|
在馆
|
|
3
|
692743
|
300692743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