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43nam 2200337 450
|
001
|
???????????
|
005
|
20210421085731.5
|
010
|
|
@a978-7-5598-3306-8@dCNY39.00
|
100
|
|
@a20210401d2021 c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450000
|
105
|
|
@aa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灭绝动物@Amie jue dong wu@e不想和你说再见@f陈婷, 杨婴, 郑炜著
|
210
|
|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1.1
|
215
|
|
@a112页@c彩图@d22cm
|
225
|
2
|
@a“少年轻科普”丛书@A“shao nian qing ke pu ”cong shu@f史军主编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陈婷, 南京大学生态学硕士毕业, 研究生三年, 天天与小龙虾打交道, 不是研究怎么好吃, 而是研究它们的行为。杨婴, 本名蒋青, 地层学与古生物学博士, 科普作者、译者。郑炜, 南京大学动物学硕士毕业。
|
330
|
|
@a来自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作者们从“有血有肉的化石”“只留下神话和传奇的动物”“文明中逝去的生灵”三个方向出发, 以时间为线索, 讲述了远古时期的三叶虫、菊石、笔石、石燕贝、盾皮鱼和某些恐龙等; 近代的大地懒、雕齿兽、恐鸟、古巴红鹦鹉、蓝马羚、大海雀等; 现代的里海虎、台湾云豹、冠麻鸭、大鳞白鱼、滇螈、北白犀等的故事。让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消失不见的生命们, 具有怎样的习性, 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 也多方面、多角度地探究了它们消失的原因。
|
333
|
|
@a小学生
|
410
|
0
|
@12001 @a“少年轻科普”丛书@f史军主编
|
510
|
1
|
@aLast farewell to lost animals@zeng
|
517
|
1
|
@a不想和你说再见@Abu xiang he ni shuo zai jian
|
606
|
0
|
@a动物@Adong wu@j少年读物
|
690
|
|
@aQ95@v5
|
701
|
0
|
@a陈婷@Achen ting@4著
|
701
|
0
|
@a杨婴@Ayang ying@4著
|
701
|
0
|
@a郑炜@Azheng wei@4著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210401
|
905
|
|
@aCDNYKJZYXY@b300657985-7@dQ95@e301@f3
|
|
|
|
|
灭绝动物:不想和你说再见/陈婷, 杨婴, 郑炜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 |
112页:彩图;22cm.-(“少年轻科普”丛书/史军主编) |
使用对象:小学生 |
|
ISBN 978-7-5598-3306-8:CNY39.00 |
来自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作者们从“有血有肉的化石”“只留下神话和传奇的动物”“文明中逝去的生灵”三个方向出发, 以时间为线索, 讲述了远古时期的三叶虫、菊石、笔石、石燕贝、盾皮鱼和某些恐龙等; 近代的大地懒、雕齿兽、恐鸟、古巴红鹦鹉、蓝马羚、大海雀等; 现代的里海虎、台湾云豹、冠麻鸭、大鳞白鱼、滇螈、北白犀等的故事。让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消失不见的生命们, 具有怎样的习性, 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 也多方面、多角度地探究了它们消失的原因。 |
● |
正题名:灭绝动物
索取号:Q95/30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00657985
|
300657985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Q95/301]
|
在馆
|
|
2
|
300657986
|
300657986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Q95/301]
|
在馆
|
|
3
|
300657987
|
300657987
|
流通四库四楼/
[索取号:Q95/30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