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409nam0 2200289 450
|
001
|
012023001914
|
005
|
20230802141930.2
|
010
|
|
@a978-7-5039-7386-4@dCNY68.00
|
100
|
|
@a20230731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编码日常@Abian ma ri chang@e大众软件批判@d= Coding the everyday@ea critique of popular software@f秦兰珺著@zeng
|
210
|
|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23.6
|
215
|
|
@a263页@c图@d21cm
|
300
|
|
@a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项目编号: 2022-3-2)
|
314
|
|
@a秦兰珺, 1986年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介文化和理论研究、大众软件研究。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考察了各类办公软件, 多媒体编辑、呈现软件, 以及移动社交软件的发展历史、内在逻辑及文化背景, 分析作为数字时代大众媒介的软件如何塑造现代人的感官经验, 并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视角出发, 结合新兴的软件批判理论, 对大众软件使用过程中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解剖, 有利于读者辩证、理性地看待大众软件, 在数字时代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本书呈现了作者多年来对大众软件的研究成果。
|
510
|
1
|
@aCoding the everyday@ea critique of popular software@zeng
|
517
|
1
|
@a大众软件批判@Ada zhong ruan jian pi pan
|
606
|
0
|
@a软件开发@Aruan jian kai fa@x研究
|
690
|
|
@aTP311.52@v5
|
701
|
0
|
@a秦兰珺,@Aqin lan jun@f1986-@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731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7994-6@dTP311.52@e76@f3
|
|
|
|
|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 Coding the everyday:a critique of popular software/秦兰珺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6 |
263页:图;21cm |
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项目编号: 2022-3-2) |
|
ISBN 978-7-5039-7386-4:CNY68.00 |
本书考察了各类办公软件, 多媒体编辑、呈现软件, 以及移动社交软件的发展历史、内在逻辑及文化背景, 分析作为数字时代大众媒介的软件如何塑造现代人的感官经验, 并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视角出发, 结合新兴的软件批判理论, 对大众软件使用过程中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解剖, 有利于读者辩证、理性地看待大众软件, 在数字时代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本书呈现了作者多年来对大众软件的研究成果。 |
● |
正题名:编码日常
索取号:TP311.52/7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87994
|
300687994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P311.52/76]
|
在馆
|
|
2
|
687995
|
300687995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P311.52/76]
|
在馆
|
|
3
|
687996
|
300687996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P311.52/7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