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53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19000082
|
005
|
20191113100805.4
|
010
|
|
@a978-7-5086-8264-8@b精装@dCNY58.00
|
100
|
|
@a20171214d2017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c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激荡三十年@Aji dang san shi nian@e中国企业1978-2008@e十年典藏版@h下@f吴晓波著
|
210
|
|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d2017.12
|
215
|
|
@a435页@c图, 肖像@d22cm
|
225
|
2
|
@a吴晓波企业史系列@Awu xiao bo qi ye shi xi lie
|
314
|
|
@a吴晓波, 知名财经作家, 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330
|
|
@a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 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 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 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 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可是, 1978年-2008年的中国, 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 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它在众目睽睽之下, 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
410
|
0
|
@12001 @a吴晓波企业史系列
|
517
|
1
|
@a中国企业1978-2008@Azhong guo qi ye 1978-2008
|
606
|
0
|
@a企业史@Aqi ye shi@y中国@z1978-2008
|
690
|
|
@aF279.2@v5
|
701
|
0
|
@a吴晓波@Awu xiao bo@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191113
|
905
|
|
@aCDNYKJZYXY@b300605150-2@dF279.2@e320@f3
|
|
|
|
|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十年典藏版.下/吴晓波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2 |
435页:图, 肖像;22cm.-(吴晓波企业史系列) |
|
|
ISBN 978-7-5086-8264-8(精装):CNY58.00 |
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 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 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 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 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可是, 1978年-2008年的中国, 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 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它在众目睽睽之下, 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
● |
正题名:激荡三十年
索取号:F279.2/32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05150
|
300605150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79.2/320]
|
在馆
|
|
2
|
605151
|
300605151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79.2/320]
|
在馆
|
|
3
|
605152
|
300605152
|
流通七库五楼/
[索取号:F279.2/320]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