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89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3001354
|
005
|
20231106160132.7
|
010
|
|
@a978-7-5217-5843-6@b精装@dCNY68.00 (含附件)
|
100
|
|
@a20230901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f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禅宗哲学@Achan zong zhe xue@d=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f(德) 韩炳哲著@g陈曦译@zger
|
210
|
|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d2023.8
|
215
|
|
@a152页, [1] 页图版@c图@d20cm@e附《潇湘八景图》1册 (19cm)
|
225
|
2
|
@a韩炳哲作品@Ahan bing zhe zuo pin@h第2辑
|
314
|
|
@a韩炳哲 (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 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 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 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 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 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陈曦, 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作者在并不厚重的篇幅中深入阐释了禅宗“无”的内涵和境界。同时以比较的进路, 将莱布尼茨、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 与禅宗内涵的不同面向进行了分析和碰撞。书中穿插引用诸多禅宗公案和日本俳句, 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可读性。对中国读者来说, 阅读本书既是一次深入了解和思考东西方哲学思辨的精神之旅, 也是一次追踪生命与死亡等哲学命题的心灵穿越。
|
410
|
0
|
@12001 @a韩炳哲作品@h第2辑
|
500
|
10
|
@a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mChinese
|
606
|
0
|
@a禅宗@Achan zong@x佛教哲学@x研究
|
690
|
|
@aB9@v5
|
701
|
0
|
@a韩炳哲@Ahan bing zhe@g(Han, Byung-Chul),@f1959-@4著
|
702
|
0
|
@a陈曦@Achen xi@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901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1581-2@dB9@e238@f2
|
|
|
|
|
禅宗哲学=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德) 韩炳哲著/陈曦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8 |
152页, [1] 页图版:图;20cm+附《潇湘八景图》1册 (19cm).-(韩炳哲作品.第2辑) |
|
|
ISBN 978-7-5217-5843-6(精装):CNY68.00 (含附件) |
本书作者在并不厚重的篇幅中深入阐释了禅宗“无”的内涵和境界。同时以比较的进路, 将莱布尼茨、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 与禅宗内涵的不同面向进行了分析和碰撞。书中穿插引用诸多禅宗公案和日本俳句, 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可读性。对中国读者来说, 阅读本书既是一次深入了解和思考东西方哲学思辨的精神之旅, 也是一次追踪生命与死亡等哲学命题的心灵穿越。 |
● |
正题名:禅宗哲学
索取号:B9/23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1581
|
300691581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9/238]
|
在馆
|
|
2
|
691582
|
300691582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9/23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