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07nam0 22002651 450
|
001
|
0107113126
|
005
|
20241007113126.0
|
010
|
|
@a978-7-5690-6403-2@dCNY55.00
|
100
|
|
@a20240120d2023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5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与建设@Axin xing gong gong wen hua kong jian pei yu yu jian she@e以成都市为例@f唐晓睿著
|
210
|
|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23.10
|
215
|
|
@a156页@d24cm
|
300
|
|
@a城市与文明 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都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与建设研究”
|
320
|
|
@a有书目 (第153-155页)
|
330
|
|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 何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究竟“新”在何处)。第二章, 成都公园公共文化空间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第三章, 成都街道公共文化空间 (成都街道公共艺术如何展现“生活审美化”)。第四章, 成都标志性乡村小镇公共文化空间 (川西林盘中人、田、宅、林、水的共生美学)。第五章, 成都工业遗产公共文化空间 (“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内涵在成都工业遗产公共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第六章, 成都文博公共文化空间 (成都文博空间如何借用新媒体科技手段呈现文博“新空间”)。第六章, 总结具有“当地特色”“民族精神”“国际格局”的成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议。
|
606
|
0
|
@a公共管理@Agong gong guan li@x文化工作@x研究@y成都
|
690
|
|
@aG1@v5
|
690
|
|
@aG127.711@v5
|
701
|
0
|
@a唐晓睿@Atang xiao rui@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40120
|
905
|
|
@aCKNYKJZYXY@b300708285-7@dG1@e161@f3
|
|
|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与建设:以成都市为例/唐晓睿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10 |
156页;24cm |
城市与文明 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都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与建设研究” |
|
ISBN 978-7-5690-6403-2:CNY55.00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 何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究竟“新”在何处)。第二章, 成都公园公共文化空间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第三章, 成都街道公共文化空间 (成都街道公共艺术如何展现“生活审美化”)。第四章, 成都标志性乡村小镇公共文化空间 (川西林盘中人、田、宅、林、水的共生美学)。第五章, 成都工业遗产公共文化空间 (“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内涵在成都工业遗产公共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第六章, 成都文博公共文化空间 (成都文博空间如何借用新媒体科技手段呈现文博“新空间”)。第六章, 总结具有“当地特色”“民族精神”“国际格局”的成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议。 |
● |
正题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与建设
索取号:G1/16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08285
|
30070828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1/161]
|
在馆
|
|
2
|
708286
|
30070828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1/161]
|
在馆
|
|
3
|
708287
|
30070828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G1/161]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