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50nam 2200337 450
|
001
|
012021000120
|
005
|
20210512103515.2
|
010
|
|
@a978-7-5443-9518-2@dCNY36.00
|
100
|
|
@a20210316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460000
|
105
|
|
@aa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牛津通识课@Aniu jin tong shi ke@i非洲历史@f(英) 约翰·帕克, 理查德·拉思伯恩著@g欧玉芳译
|
210
|
|
@a海口@c海南出版社@d2021.1
|
215
|
|
@a253页@c图@d19cm
|
306
|
|
@a经授权,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本书的中文 (简体) 版权
|
312
|
|
@a英文题名原文取自封面
|
314
|
|
@a约翰·帕克 (John Parker),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非洲史教授。理查德·拉思伯恩 (Richard Rathbone), 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名誉教授, 曾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理事会副会长。欧玉芳,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非洲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
|
330
|
|
@a翻开本书, 三小时看透非洲历史的真相, 打破对非洲的刻板印象。非洲人不都是黑种人, 黑种人只占非洲总人口的约60%; 非洲人不说“非洲语”, 非洲语言多达约1500种, 并不存在统一的“非洲语”; 撒哈拉地区并非一直是沙漠, 大约5000年前, 这里曾有湖泊、河流和茂密的草原; 非洲人不仅仅是奴隶贸易的受害者, 他们还主导了奴隶贸易……在这本小书中, 帕克和拉思伯恩两位教授将从非洲的概念出发, 带领我们打破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认识非洲人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探讨非洲的过往与未来。
|
500
|
10
|
@aAfrican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Chinese
|
517
|
1
|
@a非洲历史@Afei zhou li shi
|
606
|
0
|
@a科学知识@Ake xue zhi shi@j普及读物
|
607
|
|
@a非洲@Afei zhou@x历史
|
690
|
|
@aZ@v5
|
690
|
|
@aK4@v5
|
701
|
1
|
@a帕克@Apa ke@g(Parker, John)@4著
|
701
|
1
|
@a拉思伯恩@Ala si bo en@g(Rathbone, Richard)@4著
|
702
|
0
|
@a欧玉芳@Aou yu fa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512
|
905
|
|
@aCDNYKJZYXY@b300615880-2@dZ@e177@f3
|
|
|
|
|
牛津通识课.非洲历史/(英) 约翰·帕克, 理查德·拉思伯恩著/欧玉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21.1 |
253页:图;19cm |
|
|
ISBN 978-7-5443-9518-2:CNY36.00 |
翻开本书, 三小时看透非洲历史的真相, 打破对非洲的刻板印象。非洲人不都是黑种人, 黑种人只占非洲总人口的约60%; 非洲人不说“非洲语”, 非洲语言多达约1500种, 并不存在统一的“非洲语”; 撒哈拉地区并非一直是沙漠, 大约5000年前, 这里曾有湖泊、河流和茂密的草原; 非洲人不仅仅是奴隶贸易的受害者, 他们还主导了奴隶贸易……在这本小书中, 帕克和拉思伯恩两位教授将从非洲的概念出发, 带领我们打破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认识非洲人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探讨非洲的过往与未来。 |
● |
正题名:牛津通识课
索取号:Z/17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15880
|
300615880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Z/177]
|
在馆
|
|
2
|
615881
|
300615881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Z/177]
|
在馆
|
|
3
|
615882
|
300615882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Z/177]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