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29nam0 2200277 450
|
001
|
012023000251
|
005
|
20230708154034.1
|
010
|
|
@a978-7-5447-9711-5@dCNY56.00
|
100
|
|
@a20230708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ita
|
102
|
|
@aCN@b320000
|
105
|
|
@ay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君主论@Ajun zhu lun@f(意)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g阎克文译
|
210
|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23.9
|
215
|
|
@a105页@d21cm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尼科洛·马基雅维里, 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1469年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受益于父亲的丰富藏书, 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典文献。二十九岁时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 负责外交与国防事务。佛罗伦萨共和国覆灭之后, 被迫隐居, 于清贫之中著书立说。后几番求仕而不得, 抑郁而终。
|
330
|
|
@a本书内容: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马基雅维里曾以笔为剑, 单枪匹马发动过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重新定义“德性”, 用工具理性来解剖政治, 粗暴地颠覆了古典的人文主义道德观。本书本是作者干谒侯门的输诚之作, 奈何命运拨弄, 无意间却成为“一柄刺入西方政治学躯体的利剑”。那一剑留下的伤口, 至今未愈, 既为马基雅维里赢得了“近代政治学之父”的荣名, 也使他五百年来臭名昭著, 成为狡诈与无德的象征。本书作者身处意大利陷入分裂、诸公国相互征战的时代, 对国家统一有强烈向往。书中, 作者剥离道德, 用工具理性来解剖政治; 强调实力, 重视军队的作用,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和治国原则惊世骇俗。
|
510
|
1
|
@aIl principe@zeng
|
606
|
0
|
@a君主制@Ajun zhu zhi@x研究
|
690
|
|
@aD0@v5
|
701
|
1
|
@a马基雅维里@Ama ji ya wei li@g(Machiavelli, Niccolo),@f1469-1527@4著
|
702
|
0
|
@a阎克文@Ayan ke wen@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708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5626-8@dD0@e252@f3
|
|
|
|
|
君主论/(意)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阎克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3.9 |
105页;21cm |
|
|
ISBN 978-7-5447-9711-5:CNY56.00 |
本书内容: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马基雅维里曾以笔为剑, 单枪匹马发动过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重新定义“德性”, 用工具理性来解剖政治, 粗暴地颠覆了古典的人文主义道德观。本书本是作者干谒侯门的输诚之作, 奈何命运拨弄, 无意间却成为“一柄刺入西方政治学躯体的利剑”。那一剑留下的伤口, 至今未愈, 既为马基雅维里赢得了“近代政治学之父”的荣名, 也使他五百年来臭名昭著, 成为狡诈与无德的象征。本书作者身处意大利陷入分裂、诸公国相互征战的时代, 对国家统一有强烈向往。书中, 作者剥离道德, 用工具理性来解剖政治; 强调实力, 重视军队的作用,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和治国原则惊世骇俗。 |
● |
正题名:君主论
索取号:D0/2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5626
|
30069562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0/252]
|
在馆
|
|
2
|
695627
|
30069562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0/252]
|
在馆
|
|
3
|
695628
|
30069562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0/25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