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21nam0 2200289 450
|
001
|
012023000680
|
005
|
20230517103255.7
|
010
|
|
@a978-7-301-33817-9@dCNY49.00
|
100
|
|
@a20230511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何以刑罚?@Ahe yi xing fa ?@e哲学立场的思辨@f(德) 诺伯特·霍斯特著@d= Muss strafe sein?@ePositionen der Philosophie@fNorbert Hoerster@g王芳凯译@zger
|
210
|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3.3
|
215
|
|
@a14, 187页@d20cm
|
314
|
|
@a诺伯特·霍斯特, 当代德国法律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美因茨大学法哲学与社会哲学讲席荣休教授, 主要关注的领域为法哲学、伦理学与宗教哲学, 持利益论伦理学与宗教怀疑论立场。王芳凯,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
320
|
|
@a有书目 (第168-173页)
|
330
|
|
@a本书德文原著于2012年由德国贝克出版社推出, 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诺伯特·霍斯特在古稀之年为普通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识小书。作品关注的主题是刑罚的目的, 换言之, 惩罚的意义是什么? 哪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 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检视了与之相关的、最为重要的立场。根据作者的分析, 无论是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主张还是功利主义者的预防论, 都无法通过理性的审视。相反,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即一种以普通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刑罚威慑理论。全书论述简明清晰, 作者以一种普遍可理解的书写方式处理了一个哲学与法学之间颇具争议性与紧张关系的话题。
|
500
|
10
|
@aMuss strafe sein? : Positionen der Philosophie@mChinese
|
517
|
1
|
@a哲学立场的思辨@Azhe xue li chang de si bian
|
606
|
0
|
@a刑罚@Axing fa@x研究
|
690
|
|
@aD91@v5
|
701
|
1
|
@a霍斯特@Ahuo si te@g(Hoerster, Norbert)@4著
|
702
|
0
|
@a王芳凯@Awang fang kai@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511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4628-30@dD91@e89@f3
|
|
|
|
|
何以刑罚?:哲学立场的思辨/(德) 诺伯特·霍斯特著= Muss strafe sein?:Positionen der Philosophie/Norbert Hoerster/王芳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3 |
14, 187页;20cm |
|
|
ISBN 978-7-301-33817-9:CNY49.00 |
本书德文原著于2012年由德国贝克出版社推出, 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诺伯特·霍斯特在古稀之年为普通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识小书。作品关注的主题是刑罚的目的, 换言之, 惩罚的意义是什么? 哪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 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检视了与之相关的、最为重要的立场。根据作者的分析, 无论是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主张还是功利主义者的预防论, 都无法通过理性的审视。相反,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即一种以普通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刑罚威慑理论。全书论述简明清晰, 作者以一种普遍可理解的书写方式处理了一个哲学与法学之间颇具争议性与紧张关系的话题。 |
● |
正题名:何以刑罚?
索取号:D91/8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84628
|
300684628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91/89]
|
在馆
|
|
2
|
684629
|
300684629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91/89]
|
在馆
|
|
3
|
684630
|
30068463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91/8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