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19oam2 22003491 450
|
001
|
0123185738
|
005
|
20241023185738.0
|
010
|
|
@a978-7-5753-0150-3@dCNY79.00
|
100
|
|
@a20240726d2024 em y0chiy0121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20000
|
105
|
|
@ay z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Ayi shi xing tai yu xian dai wen hua@f(英) 约翰·B. 汤普森著@g高铦等译
|
210
|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24.09
|
215
|
|
@a382页@d21cm
|
225
|
2
|
@a人文与社会译丛@Aren wen yu she hui yi cong@h第五批@v43
|
312
|
|
@a原文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约翰·B.汤普森,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基督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在塑造现代社会及其早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对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的多层面诠释, 在现代西方社会学乃至文化哲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320
|
|
@a有索引
|
330
|
|
@a本书作者对意识形态的初始叙述进行了扩展, 并将其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和大众传播联系起来。对于马克思、曼海姆、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等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 汤普森给予了简洁而批判性的评价。他认为, 这些思想家, 以及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和政治理论家, 并没有充分论述大众传播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为了克服这种不足, 汤普森对大众传播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并勾勒出一种大众传播及其影响的独特社会理论框架, 从而延伸并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
410
|
0
|
@12001@a人文与社会译丛@h第五批@v43
|
500
|
10
|
@a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mChinese
|
606
|
0
|
@a意识形态@Ayi shi xing tai@x研究
|
606
|
0
|
@a现代文化@Axian dai wen hua@x研究
|
690
|
|
@aB0@v5
|
690
|
|
@aB022@v5
|
690
|
|
@aG04@v5
|
701
|
1
|
@a汤普森@Atang pu sen@g(Thompson, John B.),@f1947-@4著
|
702
|
0
|
@a高铦@Agao xian@4译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40726
|
905
|
|
@aCKNYKJZYXY@b300710902-3@dB0@e282@f2
|
|
|
|
|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英) 约翰·B. 汤普森著/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4.09 |
382页;21cm.-(人文与社会译丛.第五批;43) |
|
|
ISBN 978-7-5753-0150-3:CNY79.00 |
本书作者对意识形态的初始叙述进行了扩展, 并将其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和大众传播联系起来。对于马克思、曼海姆、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等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 汤普森给予了简洁而批判性的评价。他认为, 这些思想家, 以及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和政治理论家, 并没有充分论述大众传播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为了克服这种不足, 汤普森对大众传播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并勾勒出一种大众传播及其影响的独特社会理论框架, 从而延伸并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
● |
正题名: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索取号:B0/28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10902
|
300710902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82]
|
在馆
|
|
2
|
710903
|
300710903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8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