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484oam2 22003131 450
|
001
|
0107092550
|
005
|
20241007092550.0
|
010
|
|
@a978-7-5753-0175-6@dCNY78.00
|
100
|
|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0121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20000
|
105
|
|
@aa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我们为何建造@Awo men wei he jian zao@d= Why we build@f(英国) 罗恩·穆尔著@g张晓丽, 郝娟娣译@zeng
|
210
|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24.09
|
215
|
|
@a359页@c图@d23cm
|
225
|
2
|
@a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Acheng shi yu sheng tai wen ming cong shu
|
314
|
|
@a罗恩·穆尔 (1961-), 英国建筑评论家, 毕业于剑桥大学, 曾短暂从事建筑业, 后转投新闻界, 担任建筑杂志《蓝图》的编辑, 同时为《旗帜晚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媒体撰稿, 并于2002-2008年间担任英国建筑基金会主任。
|
320
|
|
@a有书目 (第334-341页) 和索引
|
330
|
|
@a本书重点探讨了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 并以此为主线, 串起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 从久经沧桑的埃及金字塔, 到命运多舛的世贸大厦 ; 从宏伟规整的欧洲宫殿, 到幽静神秘的日本庭院。穆尔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涵, 也为人们体认自身提供了一面镜子。
|
410
|
0
|
@12001@a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500
|
10
|
@aWhy we build@mChinese
|
606
|
0
|
@a城市建筑@Acheng shi jian zhu@x建筑文化@x研究
|
690
|
|
@aTU2@v5
|
701
|
1
|
@a穆尔@Amu er@g(Moore, Rowan),@f1961-@4著
|
702
|
0
|
@a张晓丽@Azhang xiao li@4译
|
702
|
0
|
@a郝娟娣@Ahao juan di@4译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40802
|
905
|
|
@aCKNYKJZYXY@b300706687-9@dTU2@e436@f3
|
|
|
|
|
我们为何建造= Why we build/(英国) 罗恩·穆尔著/张晓丽, 郝娟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4.09 |
359页:图;23cm.-(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
|
ISBN 978-7-5753-0175-6:CNY78.00 |
本书重点探讨了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 并以此为主线, 串起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 从久经沧桑的埃及金字塔, 到命运多舛的世贸大厦 ; 从宏伟规整的欧洲宫殿, 到幽静神秘的日本庭院。穆尔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涵, 也为人们体认自身提供了一面镜子。 |
● |
正题名:我们为何建造
索取号:TU2/43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06687
|
300706687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2/436]
|
在馆
|
|
2
|
706688
|
300706688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2/436]
|
在馆
|
|
3
|
706689
|
300706689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2/43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