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943nam 2200397 450
|
001
|
012021000630
|
005
|
20211025144447.99
|
010
|
|
@a978-7-5478-5172-2@b精装@dCNY200.00
|
100
|
|
@a20210719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200
|
1
|
@a中国桑树栽培学@Azhong guo sang shu zai pei xue@d= The moricultura science in China@f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江苏科技大学主编@zeng
|
210
|
|
@a上海@c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0.12
|
215
|
|
@a12, 663页@c图@d27cm
|
225
|
2
|
@a中国栽桑养蚕专著系列@Azhong guo zai sang yang can zhuan zhu xi lie
|
300
|
|
@a上海出版资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314
|
|
@a本书编著人员: 艾均文, 安美君, 曹旭, 戴凡炜, 丁天龙等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共19章, 主要分5篇。第一篇重点概述了我国桑树概况, 包括我国桑树栽培概况、中国桑树的起源与栽培历史及不同生态区桑树栽培概况。第二篇重点阐述了桑树栽培生物学, 包括桑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桑树的生长发育及其特性、桑树种质资源、桑树品种及其选育及桑树基因组研究进展。第三篇重点为桑树高产栽培学, 系统介绍了桑苗的繁育、桑园土壤及其改良、桑树的栽植、桑树施肥、树型养成、桑叶的收获以及桑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第四篇为桑树保护策略, 重点介绍了桑园的灾害及其预防、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第五篇为桑树多元化利用, 重点介绍了桑树在生态、果用、饲用、药用、菜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
410
|
0
|
@12001 @a中国栽桑养蚕专著系列
|
510
|
1
|
@aMoricultura science in China@zeng
|
606
|
0
|
@a桑树@Asang shu@x栽培技术@y中国
|
606
|
0
|
@a畜牧
|
606
|
0
|
@a兽医学
|
606
|
0
|
@a狩猎
|
606
|
0
|
@a蚕业
|
606
|
0
|
@a养蜂业
|
690
|
|
@aS88@v5
|
690
|
|
@aS8:Z@v4
|
702
|
0
|
@a艾均文@Aai jun wen@4编著
|
702
|
0
|
@a安美君@Aan mei jun@4编著
|
711
|
02
|
@a中国农业科学院@Azhong guo nong ye ke xue yuan@b蚕业研究所@Bcan ye yan jiu suo@4主编
|
711
|
02
|
@a江苏科技大学@Ajiang su ke ji da xue@4主编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1022
|
905
|
|
@aCDNYKJZYXY@b300631534@dS8:Z@e212@f1
|
|
|
|
|
中国桑树栽培学= The moricultura science in China/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江苏科技大学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 |
12, 663页:图;27cm.-(中国栽桑养蚕专著系列) |
上海出版资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
ISBN 978-7-5478-5172-2(精装):CNY200.00 |
本书共19章, 主要分5篇。第一篇重点概述了我国桑树概况, 包括我国桑树栽培概况、中国桑树的起源与栽培历史及不同生态区桑树栽培概况。第二篇重点阐述了桑树栽培生物学, 包括桑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桑树的生长发育及其特性、桑树种质资源、桑树品种及其选育及桑树基因组研究进展。第三篇重点为桑树高产栽培学, 系统介绍了桑苗的繁育、桑园土壤及其改良、桑树的栽植、桑树施肥、树型养成、桑叶的收获以及桑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第四篇为桑树保护策略, 重点介绍了桑园的灾害及其预防、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第五篇为桑树多元化利用, 重点介绍了桑树在生态、果用、饲用、药用、菜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
● |
正题名:中国桑树栽培学
索取号:S8:Z/21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31534
|
300631534
|
流通三库三楼/
[索取号:S8:Z/21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