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890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23000423
|
005
|
20231018112740.5
|
010
|
|
@a978-7-02-015013-7@dCNY49.00
|
100
|
|
@a20230625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jpn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揪芽打仔 “揪芽打仔”之审判@Ajiu ya da zai “jiu ya da zai ”zhi shen pan@f(日) 大江健三郎著@g陈青庆, 周砚舒译
|
210
|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3.5
|
215
|
|
@a91, 235页@d21cm
|
225
|
2
|
@a大江健三郞文集@Ada jiang jian san lang wen ji
|
314
|
|
@a大江健三郎 (1935-2023), 日本作家, 生于四国爱媛县大濑村, 东京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毕业。一九五七年小说《死者的奢华》入围芥川奖, 翌年 (1958) 以《饲养》获第三十九届芥川奖, 为当时最年轻的芥川奖得主。陈青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 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翻译家班), 学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与日本文学翻译实践。周砚舒, 内蒙古大学日语系副教授, 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翻译家班) 学员。
|
330
|
|
@a本书包含两篇小说。分别是作者创作于一九五八年的《揪芽打仔》以及之后写于一九八〇年的续篇《“揪芽打仔”之审判》。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 通过表现一群山村孩子的感受, 描绘了一个没有种族之别, 没有国别之分, 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在一个瘟疫蔓延的村庄, 仅剩下了一群感化院的心地纯洁的少年。他们虽然无家可归, 却各尽所能, 团结互助。作者通过描绘一个由孩子们建立起的乌托邦社会, 表达了战争期间人民反对战争,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强烈渴望, 表达了作者对灭绝人性的非正义战争的彻底否定。
|
410
|
0
|
@12001 @a大江健三郞文集
|
606
|
0
|
@a中篇小说@Azhong pian xiao shuo@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
690
|
|
@aI304@v5
|
701
|
0
|
@a大江健三郎,@Ada jiang jian san lang@f1935-2023@4著
|
702
|
0
|
@a陈青庆@Achen qing qing@4译
|
702
|
0
|
@a周砚舒@Azhou yan shu@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62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2783-5@dI304@e749@f3
|
|
|
|
|
揪芽打仔 “揪芽打仔”之审判/(日) 大江健三郎著/陈青庆, 周砚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5 |
91, 235页;21cm.-(大江健三郞文集) |
|
|
ISBN 978-7-02-015013-7:CNY49.00 |
本书包含两篇小说。分别是作者创作于一九五八年的《揪芽打仔》以及之后写于一九八〇年的续篇《“揪芽打仔”之审判》。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 通过表现一群山村孩子的感受, 描绘了一个没有种族之别, 没有国别之分, 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在一个瘟疫蔓延的村庄, 仅剩下了一群感化院的心地纯洁的少年。他们虽然无家可归, 却各尽所能, 团结互助。作者通过描绘一个由孩子们建立起的乌托邦社会, 表达了战争期间人民反对战争,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强烈渴望, 表达了作者对灭绝人性的非正义战争的彻底否定。 |
● |
正题名:揪芽打仔 "揪芽打仔"之审判
索取号:I304/74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2783
|
300692783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9]
|
在馆
|
|
2
|
692784
|
30069278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9]
|
在馆
|
|
3
|
692785
|
30069278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304/74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