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同舟共济 
作者: 丘晴, 丘海雄,
出版信息: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1.5
开本页数: 25cm  160页
丛书名: 国研文库
单 册:
中图分类: F1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产业集群--chan ye ji qun--研究--佛山市
电子资源:
ISBN: 978-7-5194-5936-9
000 01826nam 2200325 450
001 ???????????
005 20220524200005.9
010    @a978-7-5194-5936-9@b精装@dCNY85.00
100    @a20210811d2021 em y0chiy50 ea
101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k a 000yy
106    @ar
200 @a同舟共济@Atong zhou gong ji@e产业集群集体行动研究@f丘晴, 丘海雄著
210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1.5
215    @a160页@c图@d25cm
225 @a国研文库@Aguo yan wen ku
300    @a本书出版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项目编号: 20wkpy105)、广东省社科联基地“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佛山众陶联的资助
314    @a丘晴, 1983年出生, 中山大学经济学与数学双学士、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硕士、香港大学公共管理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博士后。丘海雄, 1954年出生, 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硕士和博士。
320    @a有书目 (第156-159页)
330    @a本书首先介绍佛山众陶联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 从组织功能、组织形式、体制机制三个维度, 总结众陶联作为新型产业组织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等理论视角分析新型产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再次从集体行动的视角, 总结众陶联促成陶瓷产业集体行动以及提高集体行动效率的经验。最后, 通过对相关产业政策的梳理, 反思目前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厘清支持众陶联这一类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业组织的重要性, 利用政策文献分析方法和案例访谈资料, 对当前相关政策的目标、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并提出政策建议。
333    @a产业集群研究者
410  0 @12001 @a国研文库
517 @a产业集群集体行动研究@Achan ye ji qun ji ti xing dong yan jiu
606 @a产业集群@Achan ye ji qun@x研究@y佛山市
690    @aF12@v5
701  0 @a丘晴,@Aqiu qing@f1983-@4著
701  0 @a丘海雄,@Aqiu hai xiong@f1954-@4著
801  0 @aCN@b湖北三新@c20220524
905    @aCDNYKJZYXY@b300657083-5@dF12@e143@f3
    
    同舟共济:产业集群集体行动研究/丘晴, 丘海雄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5
    160页:图;25cm.-(国研文库)
    本书出版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项目编号: 20wkpy105)、广东省社科联基地“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佛山众陶联的资助.-使用对象:产业集群研究者
    
    ISBN 978-7-5194-5936-9(精装):CNY85.00
    本书首先介绍佛山众陶联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 从组织功能、组织形式、体制机制三个维度, 总结众陶联作为新型产业组织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等理论视角分析新型产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再次从集体行动的视角, 总结众陶联促成陶瓷产业集体行动以及提高集体行动效率的经验。最后, 通过对相关产业政策的梳理, 反思目前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厘清支持众陶联这一类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业组织的重要性, 利用政策文献分析方法和案例访谈资料, 对当前相关政策的目标、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同舟共济     索取号:F12/14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300657083   300657083   流通六库五楼/ [索取号:F12/143] 在馆    
2 300657084   300657084   流通六库五楼/ [索取号:F12/143] 在馆    
3 300657085   300657085   流通六库五楼/ [索取号:F12/143]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