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以生命的名义 
作者: 弗洛姆 著 ;王瑞琪
出版信息: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8
开本页数: 22cm  191页
丛书名: 弗洛姆作品系列
单 册:
中图分类: I706
科图分类:
主题词: 散文集--san wen ji--美国--现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02-017154-5
000 01820nam 2200313 450
001 012022000099
005 20221107152614.3
010    @a978-7-02-017154-5@b精装@dCNY65.00
100    @a20220902d2022 em y0chiy50 ea
101 @achi@cger
102    @aCN@b110000
105    @ay a 000cy
106    @ar
200 @a以生命的名义@Ayi sheng ming de ming yi@d= über die Liebe zum Leben@e弗洛姆谈话录@f(美) 艾里希·弗洛姆著@g王瑞琪译@zger
210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2.8
215    @a191页@d22cm
225 @a弗洛姆作品系列@Afu luo mu zuo pin xi lie
314    @a艾里希·弗洛姆 (1900-1980),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 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320    @a有书目 (第187-189页)
330    @a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 应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 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这些对谈一部分是在弗洛姆位于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 一部分在瑞士苏黎世广播电台的现场录制。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艾里希·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人是谁”等主题做了深入的讨论。此时, 年近古稀的弗洛姆已完成了十二部著作, 通过广播这种媒介, 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 还是第一次。与书面语言相比, 弗洛姆其实更喜欢简洁明了的口语。可以说, 本书对弗洛姆的著作构成了有趣的补充, 生动、新颖地阐述了他孜孜不倦的思考。
410  0 @12001 @a弗洛姆作品系列
500 10 @aüber die Liebe zum Leben@mChinese
517 @a弗洛姆谈话录@Afu luo mu tan hua lu
606 @a散文集@Asan wen ji@y美国@z现代
690    @aI706@v5
701  1 @a弗洛姆@Afu luo mu@g(Fromm, Erich),@f1900-1980@4著
702  0 @a王瑞琪@Awang rui qi@4译
801  0 @aCN@bCDNYKJZYXY@c20221107
905    @aCDNYKJZYXY@b300675438-40@dI706@e84@f3
    
    以生命的名义= über die Liebe zum Leben:弗洛姆谈话录/(美) 艾里希·弗洛姆著/王瑞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8
    191页;22cm.-(弗洛姆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7154-5(精装):CNY65.00
    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 应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 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这些对谈一部分是在弗洛姆位于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 一部分在瑞士苏黎世广播电台的现场录制。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艾里希·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人是谁”等主题做了深入的讨论。此时, 年近古稀的弗洛姆已完成了十二部著作, 通过广播这种媒介, 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 还是第一次。与书面语言相比, 弗洛姆其实更喜欢简洁明了的口语。可以说, 本书对弗洛姆的著作构成了有趣的补充, 生动、新颖地阐述了他孜孜不倦的思考。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以生命的名义     索取号:I706/84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75438   300675438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6/84] 在馆    
2 675439   300675439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6/84] 在馆    
3 675440   300675440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6/84]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