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08nam0 2200277 450
|
001
|
012022000134
|
005
|
20220714112940.8
|
010
|
|
@a978-7-5542-2340-6@dCNY60.00
|
100
|
|
@a20220114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4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优质专用小麦提质增效栽培技术@Ayou zhi zhuan yong xiao mai ti zhi zeng xiao zai pei ji shu@f李向东, 方保停, 高新菊编
|
210
|
|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0.12
|
215
|
|
@a165页@c彩图@d29cm
|
300
|
|
@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D0300700, 2016YFD0300404)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
|
320
|
|
@a有书目 (第161-165页)
|
330
|
|
@a本书采用了理论指导和技术科普相结合的方式, 在编写过程中有一下特点: 一是详细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的概念以及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专用小麦的国家标准和分级等。分析了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 列举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二是结合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形成机理, 阐述了优质专用的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高、以水资源节约和化肥农药减施为核心的绿色栽培技术, 包括整地播种、水肥运筹和小麦苗期-越冬、返青-孕穗和抽穗-成熟各关键时期管理关键技术。三是从绿色高效防控的角度, 详细论述了优质专用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识别方法, 高效低毒农药的选用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同时描述了河南小麦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干旱、低温冻 (寒) 害、高温干热风、湿害等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和减灾应变技术。
|
606
|
0
|
@a小麦@Axiao mai@x栽培技术
|
690
|
|
@aS51@v5
|
701
|
0
|
@a李向东@Ali xiang dong@4编
|
701
|
0
|
@a方保停@Afang bao ting@4编
|
701
|
0
|
@a高新菊@Agao xin ju@4编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714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8828-30@dS51@e96@f3
|
|
|
|
|
优质专用小麦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李向东, 方保停, 高新菊编.-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20.12 |
165页:彩图;29cm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D0300700, 2016YFD0300404)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 |
|
ISBN 978-7-5542-2340-6:CNY60.00 |
本书采用了理论指导和技术科普相结合的方式, 在编写过程中有一下特点: 一是详细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的概念以及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专用小麦的国家标准和分级等。分析了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 列举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二是结合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形成机理, 阐述了优质专用的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高、以水资源节约和化肥农药减施为核心的绿色栽培技术, 包括整地播种、水肥运筹和小麦苗期-越冬、返青-孕穗和抽穗-成熟各关键时期管理关键技术。三是从绿色高效防控的角度, 详细论述了优质专用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识别方法, 高效低毒农药的选用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同时描述了河南小麦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干旱、低温冻 (寒) 害、高温干热风、湿害等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和减灾应变技术。 |
● |
正题名:优质专用小麦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索取号:S51/9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8828
|
300668828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1/96]
|
在馆
|
|
2
|
668829
|
300668829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1/96]
|
在馆
|
|
3
|
668830
|
300668830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51/9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