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67nam 2200325 450
|
001
|
012022000344
|
005
|
20220929102043.8
|
010
|
|
@a978-7-301-30462-4@dCNY69.00
|
100
|
|
@a20210726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人类学的邀请@Aren lei xue de yao qing@e认识自我和他者@f(美) 卢克·拉斯特著@d=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fLuke Eric Lassiter@g王媛译@zeng
|
210
|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1.7
|
215
|
|
@a332页@c图@d22cm
|
225
|
2
|
@a大学的邀请@Ada xue de yao qing
|
305
|
|
@a译自原书第4版
|
314
|
|
@a卢克·拉斯特, 美国马歇尔大学人类学教授、研究生人文项目主任, 合作民族志的倡导者。王媛, 1984年生, 河北邯郸人。201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8-2019年任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
320
|
|
@a有书目 (第292-309页) 和索引
|
330
|
|
@a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 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 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 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后重点将缩小到文化 (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上, 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 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民族学: 一些人类问题”, 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 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例子, 来展示人类学观点如何应用于个人、地区乃至世界层面的现实议题。
|
410
|
0
|
@12001 @a大学的邀请
|
510
|
1
|
@a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zeng
|
517
|
1
|
@a认识自我和他者@Aren shi zi wo he ta zhe
|
606
|
0
|
@a文化人类学@Awen hua ren lei xue@x研究
|
690
|
|
@aC@v5
|
701
|
1
|
@a拉斯特@Ala si te@g(Lassiter, Luke Eric)@4著
|
702
|
0
|
@a王媛@Awang yuan@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929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1550-2@dC@e304@f3
|
|
|
|
|
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美) 卢克·拉斯特著=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Luke Eric Lassiter/王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7 |
332页:图;22cm.-(大学的邀请) |
|
|
ISBN 978-7-301-30462-4:CNY69.00 |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 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 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 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后重点将缩小到文化 (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上, 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 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民族学: 一些人类问题”, 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 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例子, 来展示人类学观点如何应用于个人、地区乃至世界层面的现实议题。 |
● |
正题名:人类学的邀请
索取号:C/30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71550
|
30067155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304]
|
在馆
|
|
2
|
671551
|
30067155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304]
|
在馆
|
|
3
|
671552
|
30067155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304]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