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843nam 2200337 450
|
001
|
012021000212
|
005
|
20210402140657.0
|
010
|
|
@a978-7-5184-3311-7@dCNY58.00
|
100
|
|
@a20210402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设计学与人类学@Ashe ji xue yu ren lei xue@f(英) 温迪·冈恩, (澳) 杰瑞德·多诺万编@d= Design and anthropology@fWendy Gunn, Jared Donovan@g陈兴, 史莴齐译@zeng
|
210
|
|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1.4
|
215
|
|
@a13, 334页@c图@d20cm
|
225
|
2
|
@a设计人类学丛书@Ashe ji ren lei xue cong shu
|
314
|
|
@a温迪·冈恩, 研究所设计人类学副教授。杰瑞德·多诺万, 昆士兰科技大学高级讲师。陈兴, 比较文学博士, 现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史莴齐, 现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论专业。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330
|
|
@a本系列丛书探讨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感知、创造力、技能之间的关系, 其共同目标在于超越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的既定方法, 这些已有的方法将人类居住的世界视为完整物体的存储库, 这些物体已经存在并可用于分析。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 本系列丛书关注的是创造过程, 不断地把这些物体带入存在, 也不断地把同物体纠缠的人们带入存在。本系列丛书将以跨学科为导向, 持续关注跨学科实践: 关注与其他学科一起做人类学的方法, 而不是做从属于这些学科的人类学。通过跨学科的人类学, 本系列丛书目的在于达到一种既全面又渐进的理解, 与其说是致力于实现最后的综合, 不如说是致力于开辟探索的道路。
|
410
|
0
|
@12001 @a设计人类学丛书
|
500
|
10
|
@aDesign and anthropology@mChinese
|
606
|
0
|
@a设计学@Ashe ji xue@x研究
|
606
|
0
|
@a人类学@Aren lei xue@x研究
|
690
|
|
@aTB@v5
|
701
|
1
|
@a冈恩@Agang en@g(Gunn, Wendy)@4编
|
701
|
1
|
@a多诺万@Aduo nuo wan@g(Donovan, Jared)@4编
|
702
|
0
|
@a陈兴@Achen xing@4译
|
702
|
0
|
@a史莴齐@Ashi wo qi@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10402
|
905
|
|
@aCDNYKJZYXY@b300642673-75@dTB@e494@f3
|
|
|
|
|
设计学与人类学/(英) 温迪·冈恩, (澳) 杰瑞德·多诺万编= Design and anthropology/Wendy Gunn, Jared Donovan/陈兴, 史莴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4 |
13, 334页:图;20cm.-(设计人类学丛书) |
|
|
ISBN 978-7-5184-3311-7:CNY58.00 |
本系列丛书探讨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感知、创造力、技能之间的关系, 其共同目标在于超越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的既定方法, 这些已有的方法将人类居住的世界视为完整物体的存储库, 这些物体已经存在并可用于分析。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 本系列丛书关注的是创造过程, 不断地把这些物体带入存在, 也不断地把同物体纠缠的人们带入存在。本系列丛书将以跨学科为导向, 持续关注跨学科实践: 关注与其他学科一起做人类学的方法, 而不是做从属于这些学科的人类学。通过跨学科的人类学, 本系列丛书目的在于达到一种既全面又渐进的理解, 与其说是致力于实现最后的综合, 不如说是致力于开辟探索的道路。 |
● |
正题名:设计学与人类学
索取号:TB/49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42673
|
300642673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B/494]
|
在馆
|
|
2
|
642674
|
300642674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B/494]
|
在馆
|
|
3
|
642675
|
300642675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B/494]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