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48nam0 2200301 450
|
001
|
012021000548
|
005
|
20191219084713.1
|
010
|
|
@a978-7-218-13889-3@b精装@dCNY58.00
|
100
|
|
@a20191216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
@aCN@b440000
|
105
|
|
@ay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无处安放的同情@Awu chu an fang de tong qing@e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f(德) 汉宁·里德著@d= Nahes und Fernes Ungluck@eVersuch uber das Mitleid@fHenning Ritter@g周雨菲译@zger
|
210
|
|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0.1
|
215
|
|
@a208页@d22cm
|
300
|
|
@a本书获得歌德学院 (中国) 全额翻译资助 莱比锡图书奖得主经典著作
|
314
|
|
@a汉宁·里德, 德国作家、翻译家、记者, 著名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 德国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周雨菲, 德意志日本已经所博士后研究员,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科特聘讲师。
|
320
|
|
@a有书目 (第200-206页) 和索引
|
330
|
|
@a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 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 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 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 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 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 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 必然会挥发、黯淡,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 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
500
|
10
|
@aNahes und Fernes Ungluck : Versuch uber das Mitleid@mChinese
|
517
|
1
|
@a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Aguan yu quan qiu hua de dao de si xiang shi yan
|
606
|
0
|
@a哲学理论@Azhe xue li lun@x研究
|
690
|
|
@aB0@v5
|
701
|
1
|
@a里德@Ali de@g(Ritter, Henning)@4著
|
702
|
0
|
@a周雨菲@Azhou yu fei@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191216
|
905
|
|
@aCDNYKJZYXY@b300633501-3@dB0@e193@f3
|
|
|
|
|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 汉宁·里德著= Nahes und Fernes Ungluck:Versuch uber das Mitleid/Henning Ritter/周雨菲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1 |
208页;22cm |
本书获得歌德学院 (中国) 全额翻译资助 莱比锡图书奖得主经典著作 |
|
ISBN 978-7-218-13889-3(精装):CNY58.00 |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 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 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 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 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 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 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 必然会挥发、黯淡,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 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
● |
正题名:无处安放的同情
索取号:B0/19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33501
|
300633501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193]
|
在馆
|
|
2
|
633502
|
300633502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193]
|
在馆
|
|
3
|
633503
|
300633503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19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