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842nam 2200385 450
|
001
|
012022000671
|
005
|
20220622145826.16
|
010
|
|
@a978-7-109-27236-1@b精装@dCNY498.00
|
100
|
|
@a20220315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z 000yy
|
200
|
1
|
@a兽医微生物学@Ashou yi wei sheng wu xue@f(美) D. 斯科特·麦克维, 梅利莎·肯尼迪, M.M. 陈嘎帕编著@g王笑梅, 冯力主译
|
210
|
|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1.8
|
215
|
|
@a726页@c图 (部分彩图)@d31cm
|
225
|
2
|
@a现代兽医基础研究经典著作@Axian dai shou yi ji chu yan jiu jing dian zhu zuo
|
225
|
2
|
@a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Ashi jie shou yi jing dian zhu zuo yi cong
|
300
|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305
|
|
@a译自原书第3版
|
306
|
|
@a本书简体中文版由John Wiley & Sons, Inc.授权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312
|
|
@a英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
330
|
|
@a本书共分75个主题, 第1至47部分以细菌、病毒、真菌的基本特征为主线, 并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特性进行比较, 内容包括形态与结构、生理生化、培养与繁殖、遗传与变异、分类与命名、感染与疾病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程序与方法等; 第48至75部分重点阐述兽医微生物学不同病原性细菌、病毒以及重要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病原性与致病机制、抗原性与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和免疫防治等。
|
410
|
0
|
@12001 @a现代兽医基础研究经典著作
|
410
|
0
|
@12001 @a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
|
500
|
10
|
@aVeterinary microbiology@mChinese
|
606
|
0
|
@a兽医学@Ashou yi xue@x微生物学
|
690
|
|
@aS852.6@v5
|
690
|
|
@aS85:Z@v4
|
701
|
1
|
@a麦克维@Amai ke wei@g(McVey, D. Scott)@4编著
|
701
|
1
|
@a肯尼迪@Aken ni di@g(Kennedy, Melissa)@4编著
|
701
|
1
|
@a陈嘎帕@Achen ga pa@g(Chengappa, M.M.)@4编著
|
702
|
0
|
@a王笑梅@Awang xiao mei@4主译
|
702
|
0
|
@a冯力@Afeng li@4主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31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2568@dS85:Z@e96@f1
|
|
|
|
|
兽医微生物学/(美) D. 斯科特·麦克维, 梅利莎·肯尼迪, M.M. 陈嘎帕编著/王笑梅, 冯力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8 |
726页:图 (部分彩图);31cm.-(现代兽医基础研究经典著作).-(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ISBN 978-7-109-27236-1(精装):CNY498.00 |
本书共分75个主题, 第1至47部分以细菌、病毒、真菌的基本特征为主线, 并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特性进行比较, 内容包括形态与结构、生理生化、培养与繁殖、遗传与变异、分类与命名、感染与疾病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程序与方法等; 第48至75部分重点阐述兽医微生物学不同病原性细菌、病毒以及重要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病原性与致病机制、抗原性与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和免疫防治等。 |
● |
正题名:兽医微生物学
索取号:S85:Z/9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2568
|
300662568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85:Z/9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