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48nam0 2200277 450
|
001
|
012019000529
|
005
|
20191113111440.8
|
010
|
|
@a978-7-02-014168-5@dCNY35.00
|
100
|
|
@a20180829d2018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罐头厂街@Aguan tou chang jie@f(美) 约翰·斯坦贝克著@d= Cannery row@fJohn Steinbeck@g李天奇译@zeng
|
210
|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18.8
|
215
|
|
@a161页@d21cm
|
300
|
|
@a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
314
|
|
@a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美国作家,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共创作27部作品。
|
330
|
|
@a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海湾的一条海滨街道上。20世纪40年代初, 那里以生产沙丁鱼罐头为主要特色, 故称罐头厂街。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名叫“医生”的海洋生物学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并没有看不起邻居们--赌徒、商贩、妓女、流浪汉, 在他眼里, 这些人“很健康, 干净得让人诧异”。另一组人物, 马克和他的伙伴们是一群身无分文的流浪汉, 没有理想, 没有追求, 随遇而安地栖居在罐头厂街, 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 既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也不被金钱腐蚀心灵, 为人真诚、乐于助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动荡的十年,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感受到了压力, 并动摇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 整个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罐头厂街》中的这种理想生活状态是斯坦贝克为处在危机中的美国人所建立的价值体系。
|
500
|
10
|
@aCannery row@mChinese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美国@z现代
|
690
|
|
@aI704@v5
|
701
|
1
|
@a斯坦贝克@Asi tan bei ke@g(Steinbeck, John),@f1902-1968@4著
|
702
|
0
|
@a李天奇@Ali tian qi@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191113
|
905
|
|
@aCDNYKJZYXY@b300606321-3@dI704@e659@f3
|
|
|
|
|
罐头厂街/(美) 约翰·斯坦贝克著= Cannery row/John Steinbeck/李天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8 |
161页;21cm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
|
ISBN 978-7-02-014168-5:CNY35.00 |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海湾的一条海滨街道上。20世纪40年代初, 那里以生产沙丁鱼罐头为主要特色, 故称罐头厂街。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名叫“医生”的海洋生物学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并没有看不起邻居们--赌徒、商贩、妓女、流浪汉, 在他眼里, 这些人“很健康, 干净得让人诧异”。另一组人物, 马克和他的伙伴们是一群身无分文的流浪汉, 没有理想, 没有追求, 随遇而安地栖居在罐头厂街, 他们的生活简简单单, 既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也不被金钱腐蚀心灵, 为人真诚、乐于助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动荡的十年,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感受到了压力, 并动摇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 整个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罐头厂街》中的这种理想生活状态是斯坦贝克为处在危机中的美国人所建立的价值体系。 |
● |
正题名:罐头厂街
索取号:I704/6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06321
|
30060632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4/659]
|
在馆
|
|
2
|
606322
|
30060632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4/659]
|
在馆
|
|
3
|
606323
|
300606323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704/65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