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38nam 2200277 450
|
001
|
012023000287
|
005
|
20231128133135.7
|
010
|
|
@a978-7-5360-9931-9@dCNY49.80
|
100
|
|
@a20230915d2023 a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rus
|
102
|
|
@aCN@b440000
|
105
|
|
@aah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复活@Afu huo@f(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g力冈译
|
210
|
|
@a广州@c花城出版社@d2023.7
|
215
|
|
@a536页@c图, 摹真@d21cm
|
225
|
2
|
@a创美文库@Achuang mei wen ku@v006
|
314
|
|
@a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828-1910),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其作品是公认的世界文学瑰宝。出身贵族世家, 少失双亲, 由姑妈抚养成人。十六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 后退学回乡, 投身农奴制度改革。二十三岁参军, 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三十四岁和索菲娅结婚, 共育十三个孩子, 其中五个天折。
|
330
|
|
@a本书是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历经十年创作而成, 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 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 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 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 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贫困, 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
410
|
0
|
@12001 @a创美文库@v006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俄罗斯@z近代
|
690
|
|
@aI504@v5
|
701
|
1
|
@a托尔斯泰@Atuo er si tai@g(Толстой,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f1828-1910@4著
|
702
|
0
|
@a力冈@Ali ga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1128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8970-2@dI504@e1178@f3
|
|
|
|
|
复活/(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力冈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23.7 |
536页:图, 摹真;21cm.-(创美文库;006) |
|
|
ISBN 978-7-5360-9931-9:CNY49.80 |
本书是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历经十年创作而成, 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 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 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 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 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贫困, 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
● |
正题名:复活
索取号:I504/117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8970
|
300698970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178]
|
在馆
|
|
2
|
698971
|
30069897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178]
|
在馆
|
|
3
|
698972
|
30069897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4/1178]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