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27nam0 2200289 450
|
001
|
012022000549
|
005
|
20220715093720.2
|
010
|
|
@a978-7-5116-5770-1@dCNY98.00
|
100
|
|
@a20220715d2022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Azhong guo gui mo hua nai niu chang guan jian sheng chan xing neng xian zhuang@e2022版@f董晓霞 ... 等编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2.5
|
215
|
|
@a177页@c彩图@d24cm
|
300
|
|
@a《中国乳业》杂志社 一牧云YIMUCloud 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兰州大学草业系统分析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联合发布
|
304
|
|
@a题名页题: 董晓霞, 马志愤, 路永强, 郭江鹏等编著
|
320
|
|
@a有书目 (第173页)
|
330
|
|
@a2021年, 中国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成母牛平均单产迈入13吨以上的规模牧场达20家之多, 其中既有集团型牧场, 也有私营牧场; 既有存栏万头以上的牧场, 还有存栏不足千头的中小牧场; 更为可喜的是, 如此的高产并不全部是通过高淘汰换来了。这些成果的取得, 标志着2021年中国规模化奶牛场牧场经营与生产水平共同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本书从牧场生产实践维度入手, 以一牧云当前服务的分布在全国24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334家奶牛场954679头奶牛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 对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关键健康生产性能、产奶关键生产性能, 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等40多个生产性能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 同时用6个专题抛砖引玉, 力求以最真实的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606
|
0
|
@a乳牛场@Aru niu chang@x生产管理@x研究
|
690
|
|
@aS823@v5
|
701
|
0
|
@a董晓霞@Adong xiao xia@4编著
|
701
|
0
|
@a马志愤@Ama zhi fen@4编著
|
701
|
0
|
@a路永强@Alu yong qiang@4编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71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3177-9@dS823@e534@f3
|
|
|
|
|
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2022版/董晓霞 ... 等编著.-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5 |
177页:彩图;24cm |
《中国乳业》杂志社 一牧云YIMUCloud 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兰州大学草业系统分析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联合发布 |
|
ISBN 978-7-5116-5770-1:CNY98.00 |
2021年, 中国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成母牛平均单产迈入13吨以上的规模牧场达20家之多, 其中既有集团型牧场, 也有私营牧场; 既有存栏万头以上的牧场, 还有存栏不足千头的中小牧场; 更为可喜的是, 如此的高产并不全部是通过高淘汰换来了。这些成果的取得, 标志着2021年中国规模化奶牛场牧场经营与生产水平共同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本书从牧场生产实践维度入手, 以一牧云当前服务的分布在全国24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334家奶牛场954679头奶牛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 对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关键健康生产性能、产奶关键生产性能, 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等40多个生产性能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 同时用6个专题抛砖引玉, 力求以最真实的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 |
正题名: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索取号:S823/53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73177
|
300673177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823/534]
|
在馆
|
|
2
|
673178
|
300673178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823/534]
|
在馆
|
|
3
|
673179
|
300673179
|
流通三库四楼/
[索取号:S823/534]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