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18nam0 2200301 450
|
001
|
012023000724
|
005
|
20230619171928.9
|
010
|
|
@a978-7-5111-5025-7@b精装@dCNY99.00
|
100
|
|
@a20221205d2022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fre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爱情的破碎@Aai qing de po sui@e一部分手史@f(法) 萨宾娜·梅尔基奥尔-博奈著@g陈晓琳译
|
210
|
|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2.4
|
215
|
|
@a421页@d22cm
|
306
|
|
@a由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
|
312
|
|
@a法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萨宾娜·梅尔基奥尔·博奈, 法国历史学家, 感性史专家。陈晓琳, 波尔多蒙田大学法国文学博士,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现当代法国文学研究。
|
330
|
|
@a本书总共分为五大部分, 每一个部分都围绕着爱情破裂这个主题, 结合著名人物感情破裂的故事来说明这一个时代引发感情破裂的原因。其中第一部分讲述爱情破裂的主题是有关荣誉的事, 作者在这一部分内容当中从9世纪到15世纪的道德法律变迁的大背景出发, 分析了荣誉观念对爱情破裂的影响。第二部分讲述了献殷勤的风尚, 第三部分讲述了自由观念兴起后对爱情破裂的影响, 第四部分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大变革时代的爱情破裂。第五部分作者将目光转向了现代时期, 作者以爱情: 一种乌托邦作为标题准确指出了现代爱情破裂的关键所在, 在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 爱情破裂成为了意见在普通不过的事, 人们不再将其视为一种断裂, 而是一种状态的转变。
|
510
|
1
|
@aRevers de l'amour@eune histoire de la rupture@zfre
|
517
|
1
|
@a一部分手史@Ayi bu fen shou shi
|
606
|
0
|
@a爱情@Aai qing@j通俗读物
|
690
|
|
@aC913@v5
|
701
|
1
|
@a梅尔基奥尔-博奈@Amei er ji ao er -bo nai@g(Melchior-Bonnet, Sabine)@4著
|
702
|
0
|
@a陈晓琳@Achen xiao lin@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120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93574-5@dC913@e436@f2
|
|
|
|
|
爱情的破碎:一部分手史/(法) 萨宾娜·梅尔基奥尔-博奈著/陈晓琳译.-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2.4 |
421页;22cm |
|
|
ISBN 978-7-5111-5025-7(精装):CNY99.00 |
本书总共分为五大部分, 每一个部分都围绕着爱情破裂这个主题, 结合著名人物感情破裂的故事来说明这一个时代引发感情破裂的原因。其中第一部分讲述爱情破裂的主题是有关荣誉的事, 作者在这一部分内容当中从9世纪到15世纪的道德法律变迁的大背景出发, 分析了荣誉观念对爱情破裂的影响。第二部分讲述了献殷勤的风尚, 第三部分讲述了自由观念兴起后对爱情破裂的影响, 第四部分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大变革时代的爱情破裂。第五部分作者将目光转向了现代时期, 作者以爱情: 一种乌托邦作为标题准确指出了现代爱情破裂的关键所在, 在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 爱情破裂成为了意见在普通不过的事, 人们不再将其视为一种断裂, 而是一种状态的转变。 |
● |
正题名:爱情的破碎
索取号:C913/43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93574
|
30069357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3/436]
|
在馆
|
|
2
|
693575
|
30069357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C913/436]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