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821nam 2200301 450
|
001
|
012023000530
|
005
|
20230519154503.7
|
010
|
|
@a978-7-5321-8358-6@b精装@dCNY58.00
|
100
|
|
@a20230426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y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无所乐观的希望@Awu suo le guan de xi wang@f(英) 特里·伊格尔顿著@d= Hope without optimism@fTerry Eagleton@g钟远征译@zeng
|
210
|
|
@a上海@c上海文艺出版社@d2023.2
|
215
|
|
@a219页@d19cm
|
225
|
2
|
@a特里·伊格尔顿作品系列@Ate li ·yi ge er dun zuo pin xi lie
|
314
|
|
@a特里·伊格尔顿, 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曾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 现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国文学杰出教授。自1960年代至今, 已出版著作数十种, 涉及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领域。钟远征, 1986年生人, 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 现为郑州大学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秘书, 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英美哲学。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330
|
|
@a本书内容讲述: 游刃于博学、慎思和幽默之间的特里·伊格尔顿, 梳理了从古希腊至今六千余年中不停地 (多是错误地) 被概念化的希望的观念。他将希望与素朴的乐观主义、欢愉、欲望、理想主义以及对进步教条的坚执区分开来, 突显了一种要求反思与承担、生发于敏锐理性的立场。此立场通由实践和自律而得以生成, 虽承认失败的现实, 却拒绝屈服。真正的希望无疑是悲剧的, 但作者仍为其激进的意涵辩护, 将其视为“永久的革命, 政治上的志得意满和形而上的绝望均是其死敌”。这恰是正视未来, 不贬抑当下, 不遗忘过去的一种生存方式。
|
410
|
0
|
@12001 @a特里·伊格尔顿作品系列
|
500
|
10
|
@aHope without optimism@mChinese
|
606
|
0
|
@a哲学理论@Azhe xue li lun
|
690
|
|
@aB0@v5
|
701
|
1
|
@a伊格尔顿@Ayi ge er dun@g(Eagleton, Terry)@4著
|
702
|
0
|
@a钟远征,@Azhong yuan zheng@f1986-@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426
|
905
|
|
@aCDNYKJZYXY@b300678849-51@dB0@e239@f3
|
|
|
|
|
无所乐观的希望/(英) 特里·伊格尔顿著= Hope without optimism/Terry Eagleton/钟远征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2 |
219页;19cm.-(特里·伊格尔顿作品系列) |
|
|
ISBN 978-7-5321-8358-6(精装):CNY58.00 |
本书内容讲述: 游刃于博学、慎思和幽默之间的特里·伊格尔顿, 梳理了从古希腊至今六千余年中不停地 (多是错误地) 被概念化的希望的观念。他将希望与素朴的乐观主义、欢愉、欲望、理想主义以及对进步教条的坚执区分开来, 突显了一种要求反思与承担、生发于敏锐理性的立场。此立场通由实践和自律而得以生成, 虽承认失败的现实, 却拒绝屈服。真正的希望无疑是悲剧的, 但作者仍为其激进的意涵辩护, 将其视为“永久的革命, 政治上的志得意满和形而上的绝望均是其死敌”。这恰是正视未来, 不贬抑当下, 不遗忘过去的一种生存方式。 |
● |
正题名:无所乐观的希望
索取号:B0/23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78849
|
300678849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39]
|
在馆
|
|
2
|
678850
|
300678850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39]
|
在馆
|
|
3
|
678851
|
300678851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3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