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920nam0 2200301 450
|
001
|
012023001502
|
005
|
20230327165505.0
|
010
|
|
@a978-7-5217-4836-9@dCNY69.00
|
100
|
|
@a20230318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为什么我们需要公共哲学@Awei shen me wo men xu yao gong gong zhe xue@d= Public philosophy@e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f(美) 迈克尔·桑德尔著@g朱东华, 陈文娟, 朱慧玲译@zeng
|
210
|
|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d2023.2
|
215
|
|
@a325页@d21cm
|
314
|
|
@a迈克尔·桑德尔 (Michael J. Sandel),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在哈佛大学开设的公开课《公正》是一哈佛大学的热门课程, 并风靡全球。朱东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早期基督思想, 有著译若干。陈文娟,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德性教育, 合译著作5部。朱慧玲,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哈佛燕京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330
|
|
@a本书收录了桑德尔继其代表作《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之后10余年来发表的30篇文章, 与我们熟悉的桑德尔一贯重视的议题相同, 内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难题, 论述风格则维持了他一贯的清晰简明。这些文章既面向普通民众, 也面向学者, 反映了现代国家诸多共通的政治社会状况。全书总体上属于专题文集的性质, 侧重点在美国自1985-2005年20年来美国热门的社会公共问题或议题本身, 文章的本质是桑德尔主张的政治哲学在公共说理中的应用, 大多数文章“以问题为中心”、篇幅并不宏大的专题娓娓道来, 便于读者了解公共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
500
|
10
|
@aPublic philosophy :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mChinese
|
606
|
0
|
@a社会问题@Ashe hui wen ti@y美国
|
690
|
|
@aD@v5
|
701
|
1
|
@a桑德尔@Asang de er@g(Sandel, Michael J.)@4著
|
702
|
0
|
@a朱东华@Azhu dong hua@4译
|
702
|
0
|
@a陈文娟@Achen wen juan@4译
|
702
|
0
|
@a朱慧玲@Azhu hui li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318
|
905
|
|
@aCDNYKJZYXY@b300686981-3@dD@e1362@f3
|
|
|
|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公共哲学= Public philosophy: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美) 迈克尔·桑德尔著/朱东华, 陈文娟, 朱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2 |
325页;21cm |
|
|
ISBN 978-7-5217-4836-9:CNY69.00 |
本书收录了桑德尔继其代表作《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之后10余年来发表的30篇文章, 与我们熟悉的桑德尔一贯重视的议题相同, 内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难题, 论述风格则维持了他一贯的清晰简明。这些文章既面向普通民众, 也面向学者, 反映了现代国家诸多共通的政治社会状况。全书总体上属于专题文集的性质, 侧重点在美国自1985-2005年20年来美国热门的社会公共问题或议题本身, 文章的本质是桑德尔主张的政治哲学在公共说理中的应用, 大多数文章“以问题为中心”、篇幅并不宏大的专题娓娓道来, 便于读者了解公共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
● |
正题名:为什么我们需要公共哲学
索取号:D/136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86981
|
300686981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1362]
|
在馆
|
|
2
|
686982
|
300686982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1362]
|
在馆
|
|
3
|
686983
|
300686983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1362]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