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32nam 2200313 450
|
001
|
012021000023
|
005
|
20201215093935.5
|
010
|
|
@a978-7-108-06850-7@dCNY38.00
|
100
|
|
@a20201215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lat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f a 001yy
|
106
|
|
@ar
|
200
|
1
|
@a沉思录@Achen si lu@f(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著@g何怀宏译
|
210
|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0.11
|
215
|
|
@a249页, [4] 页图版@c彩图@d20cm
|
225
|
2
|
@a三联精选@Asan lian jing xuan@h第三辑
|
312
|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马可·奥勒留, 121-180年, 著名的“帝王哲学家”, 古罗马帝国皇帝, 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从属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
|
320
|
|
@a有书目和索引
|
330
|
|
@a《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 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 兼及自然哲学; 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 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 是斯多葛派哲学 (斯多亚哲学) 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 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 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 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 还要付诸行动。
|
410
|
0
|
@12001 @a三联精选@h第三辑
|
510
|
1
|
@aMeditations@zeng
|
606
|
0
|
@a斯多葛派@Asi duo ge pai@x哲学理论
|
690
|
|
@aB5@v5
|
701
|
0
|
@a马可·奥勒留@Ama ke ·ao le liu@g(Marcus Aurelius),@f121-180@4著
|
702
|
0
|
@a何怀宏@Ahe huai ho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0121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11947-9@dB5@e145@f3
|
|
|
|
|
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11 |
249页, [4] 页图版:彩图;20cm.-(三联精选.第三辑) |
|
|
ISBN 978-7-108-06850-7:CNY38.00 |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 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 兼及自然哲学; 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 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 是斯多葛派哲学 (斯多亚哲学) 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 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 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 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 还要付诸行动。 |
● |
正题名:沉思录
索取号:B5/14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11947
|
300611947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5/145]
|
在馆
|
|
2
|
611948
|
300611948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5/145]
|
在馆
|
|
3
|
611949
|
300611949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5/145]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