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理解焦虑的大脑 
作者: 皮特曼 卡勒 著 ;曾容
出版信息: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2.10
开本页数: 24cm  215页
丛书名: 鹿鸣心理
单 册:
中图分类: B84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焦虑--jiao lv--心理调节
电子资源:
ISBN: 978-7-5689-3443-5
000 01821nam 2200325 450
001 012023000645
005 20230424153058.8
010    @a978-7-5689-3443-5@dCNY68.00
100    @a20221104d2022 em y0chiy50 ea
101 @achi@ceng
102    @aCN@b500000
105    @aak a 000yy
106    @ar
200 @a理解焦虑的大脑@Ali jie jiao lv de da nao@f(美) 凯瑟琳·M. 皮特曼, 伊丽莎白·M. 卡勒著@g曾容译
210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2.10
215    @a215页@c图@d24cm
225 @a鹿鸣心理@Alu ming xin li@i心理自助系列
312    @a英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314    @a凯瑟琳·M. 皮特曼 (Catherine M. Pittman), 博士、圣玛丽学院心理系副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 擅长脑损伤和焦虑症治疗。伊丽莎白·M. 卡勒 (Elizabeth M. Karle), 图书情报管理硕士、玛丽学院库什瓦·莱顿图书馆藏品管理主管。
320    @a有书目 (第200-215页)
330    @a本书介绍了大脑对外部刺激产生焦虑反应的两个路径, 一个是杏仁核回路, 一个是皮层回路。杏仁核回路是情绪记忆的回路, 是一个不经过大脑皮层思考的自动反应回路, 这个回路的核心是情绪记忆。当个人因为外部刺激, 如遇到危险情况, 大脑会根据之前的情绪记忆, 自动反应。如果之前同样的刺激引起了焦虑和恐慌, 那么大脑就趋向于做出相同的反应。而皮层回路是经过思考之后的反应, 这个回路既可以使焦虑反应加重, 也可以使焦虑反应减轻。根据这一理论, 作者提出了重新搭建新的反应路径的方法, 以绕过过去的习惯性反应, 以达到减轻、缓解焦虑。
410  0 @12001 @a鹿鸣心理@i心理自助系列
500 10 @aRewire your anxious brain : how to use the neuroscience of fear to end anxiety, panic, and worry@mChinese
606 @a焦虑@Ajiao lv@x心理调节
690    @aB842@v5
701  1 @a皮特曼@Api te man@g(Pittman, Catherine M.)@4著
701  1 @a卡勒@Aka le@g(Karle, Elizabeth M.)@4著
702  0 @a曾容@Azeng rong@4译
801  0 @aCN@bCDNYKJZYXY@c20221104
905    @aCDNYKJZYXY@b300693367-9@dB842@e436@f3
    
    理解焦虑的大脑/(美) 凯瑟琳·M. 皮特曼, 伊丽莎白·M. 卡勒著/曾容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10
    215页:图;24cm.-(鹿鸣心理.心理自助系列)
    
    
    ISBN 978-7-5689-3443-5:CNY68.00
    本书介绍了大脑对外部刺激产生焦虑反应的两个路径, 一个是杏仁核回路, 一个是皮层回路。杏仁核回路是情绪记忆的回路, 是一个不经过大脑皮层思考的自动反应回路, 这个回路的核心是情绪记忆。当个人因为外部刺激, 如遇到危险情况, 大脑会根据之前的情绪记忆, 自动反应。如果之前同样的刺激引起了焦虑和恐慌, 那么大脑就趋向于做出相同的反应。而皮层回路是经过思考之后的反应, 这个回路既可以使焦虑反应加重, 也可以使焦虑反应减轻。根据这一理论, 作者提出了重新搭建新的反应路径的方法, 以绕过过去的习惯性反应, 以达到减轻、缓解焦虑。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理解焦虑的大脑     索取号:B842/436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93367   300693367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842/436] 在馆    
2 693368   300693368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842/436] 在馆    
3 693369   300693369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842/436]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