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15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22000296
|
005
|
20200816235151.1
|
010
|
|
@a978-7-02-015211-7@b精装@dCNY55.00
|
100
|
|
@a20200815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ay
|
106
|
|
@ar
|
200
|
1
|
@a耳证人@Aer zheng ren@f(英) 埃里亚斯·卡内蒂著@d= Der Ohrenzeuge@iFunfzig Charaktere@fElias Canetti@g徐庆译@zger
|
210
|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0.6
|
215
|
|
@a129页@d20cm
|
225
|
2
|
@a卡内蒂作品集@Aka nei di zuo pin ji
|
314
|
|
@a埃利亚斯·卡内蒂 (Elias Canetti, 1905-1994) 德语作家, 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330
|
|
@a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 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 可以写整整一本书, 即使这样, 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 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 就会发现: 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在这本《耳证人》里, 卡内蒂描写, 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 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 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 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 其本质却无比真实, 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 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 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 或荒诞, 或卑劣, 或丑陋的自己。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 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
410
|
0
|
@12001 @a卡内蒂作品集
|
500
|
10
|
@aOhrenzeuge@iFunfzig Charaktere@mChinese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英国@z现代
|
690
|
|
@aI506@v5
|
701
|
1
|
@a卡内蒂@Aka nei di@g(Canetti, Elias),@f1905-1994@4著
|
702
|
0
|
@a徐庆@Axu qing@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00815
|
905
|
|
@aCDNYKJZYXY@b300648604-6@dI506@e100@f3
|
|
|
|
|
耳证人/(英) 埃里亚斯·卡内蒂著= Der Ohrenzeuge.Funfzig Charaktere/Elias Canetti/徐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6 |
129页;20cm.-(卡内蒂作品集) |
|
|
ISBN 978-7-02-015211-7(精装):CNY55.00 |
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 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 可以写整整一本书, 即使这样, 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 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 就会发现: 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在这本《耳证人》里, 卡内蒂描写, 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 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 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 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 其本质却无比真实, 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 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 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 或荒诞, 或卑劣, 或丑陋的自己。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 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
● |
正题名:耳证人
索取号:I506/10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48604
|
300648604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00]
|
在馆
|
|
2
|
648605
|
30064860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00]
|
在馆
|
|
3
|
648606
|
30064860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506/100]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