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461nam0 2200265 450
|
001
|
012022000135
|
005
|
20220412113713.4
|
010
|
|
@a978-7-5496-3610-5@b精装@dCNY68.00
|
100
|
|
@a20211016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jpn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a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隈研吾谈建筑@Awei yan wu tan jian zhu@f(日) 隈研吾著@g李斌译
|
210
|
|
@a上海@c文汇出版社@d2021.7
|
215
|
|
@a199页@c图@d22cm
|
306
|
|
@a经授权,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本书的中文 (简体) 版权
|
314
|
|
@a隈研吾, 1954年出生于神奈川县。1979年东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2009年起任东京大学教授。著作有《负建筑》《奔跑吧! 建筑师》等。李斌, 南京大学日语系教师, 主要译著有《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孙子读本》等。
|
330
|
|
@a从1964年到2020年, 日本建筑界风云变幻的60年, 也是作者隈研吾的60年。他从大仓山脚下的小屋一路蹒跚走来, 经历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憧憬到幻灭的过程, 从纽约到东京、再到世界各地, 一边工作一边寻求理想的建筑形态, 直至今日, 终于站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作者隈研吾截取了他人生中四个重要的节点, 以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 为读者梳理了日本现代建筑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自我心态的转变以及对未来建筑的展望一一道明。
|
606
|
0
|
@a建筑艺术@Ajian zhu yi shu@x研究@y日本
|
690
|
|
@aTU-8@v5
|
701
|
0
|
@a隈研吾,@Awei yan wu@f1954-@4著
|
702
|
0
|
@a李斌@Ali bin@4译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412
|
905
|
|
@aCDNYKJZYXY@b300649047-9@dTU-8@e369@f3
|
|
|
|
|
隈研吾谈建筑/(日) 隈研吾著/李斌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21.7 |
199页:图;22cm |
|
|
ISBN 978-7-5496-3610-5(精装):CNY68.00 |
从1964年到2020年, 日本建筑界风云变幻的60年, 也是作者隈研吾的60年。他从大仓山脚下的小屋一路蹒跚走来, 经历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憧憬到幻灭的过程, 从纽约到东京、再到世界各地, 一边工作一边寻求理想的建筑形态, 直至今日, 终于站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作者隈研吾截取了他人生中四个重要的节点, 以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 为读者梳理了日本现代建筑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自我心态的转变以及对未来建筑的展望一一道明。 |
● |
正题名:隈研吾谈建筑
索取号:TU-8/36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49047
|
300649047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8/369]
|
在馆
|
|
2
|
649048
|
300649048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8/369]
|
在馆
|
|
3
|
649049
|
300649049
|
流通五库四楼/
[索取号:TU-8/369]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