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71nam 2200289 450
|
001
|
2239659687
|
005
|
20180628084227.8
|
010
|
|
@a978-7-5098-4579-0@dCNY48.00
|
100
|
|
@a20180627d2018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h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红岩精神@Ahong yan jing shen@f潘洵, 刘志平主编
|
210
|
|
@a北京@c中共党史出版社@d2018.5
|
215
|
|
@a228页@c图, 摹真@d24cm
|
225
|
2
|
@a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Azhong guo gong chan dang ge ming jing shen xi lie du ben@f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编
|
314
|
|
@a潘洵, 男, 1965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平, 女, 1961年生, 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320
|
|
@a有书目 (第221-226页)
|
330
|
|
@a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它形成千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 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地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本书史论结合, 通过典型事例, 系统分析了红岩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进程, 深刻阐述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并结合实际论述了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410
|
0
|
@12001 @a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f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编
|
606
|
0
|
@a革命传统教育@Age ming chuan tong jiao yu@y中国@j学习参考资料
|
690
|
|
@aD6@v5
|
701
|
0
|
@a潘洵,@Apan xun@f1965-@4主编
|
701
|
0
|
@a刘志平,@Aliu zhi ping@f1961-@4主编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180627
|
905
|
|
@aCDNYKJZYXY@b300657935-7@dD6@e640@f3
|
|
|
|
|
红岩精神/潘洵, 刘志平主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5 |
228页:图, 摹真;24cm.-(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编) |
|
|
ISBN 978-7-5098-4579-0:CNY48.00 |
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它形成千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 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地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本书史论结合, 通过典型事例, 系统分析了红岩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进程, 深刻阐述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并结合实际论述了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 |
正题名:红岩精神
索取号:D6/64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00657935
|
30065793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640]
|
在馆
|
|
2
|
300657936
|
30065793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640]
|
在馆
|
|
3
|
300657937
|
30065793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D6/640]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