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俗世俗民 
作者: 陈平原, 王尧,
出版信息: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3.6
开本页数: 20cm  316页
丛书名: 漫说文化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I267
科图分类:
主题词: 散文集--san wen ji--中国--当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5561-3197-6
000 01761nam 2200289 450
001 012023000432
005 20230704090134.3
010    @a978-7-5561-3197-6@dCNY55.00
100    @a20230704d2023 em y0chiy50 ea
101 @achi
102    @aCN@b430000
105    @ay z 000cy
106    @ar
200 @a俗世俗民@Asu shi su min@f陈平原, 王尧编
210    @a长沙@c湖南人民出版社@d2023.6
215    @a316页@d20cm
225 @a漫说文化丛书@Aman shuo wen hua cong shu@i续编@v08
306    @a本作品中文简体版权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所有
314    @a陈平原, 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有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王尧, 1984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 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文学、民族文学、民俗学。
330    @a本书讲述的是: 民俗是记忆中影影绰绰的一瞥, 是使我之为“我”的那种微渺的因子, 润入万物, 大象无形。它塑造人与人的连接, 每一位个体都不可能不受到“俗”之沾溉。回溯人生, 那些俗世烟火往往是最深的念想。书写这样的民俗体验就是重温自己的生命史, 情绪自然饱满深沉, 文字一派天然本色。内化于民, 作者未必不自知, 只是通常并不刻意强调这一点, 仅以俗民一员的平常心境去感受和追问, 借此梳理当下和过去,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唤起“你”的追忆与共鸣。
410  0 @12001 @a漫说文化丛书@i续编@v08
606 @a散文集@Asan wen ji@y中国@z当代
690    @aI267@v5
701  0 @a陈平原,@Achen ping yuan@f1954-@4编
701  0 @a王尧,@Awang yao@f1984-@4编
801  0 @aCN@bCDNYKJZYXY@c20230704
905    @aCDNYKJZYXY@b300692809-11@dI267@e1962@f3
    
    俗世俗民/陈平原, 王尧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6
    316页;20cm.-(漫说文化丛书.续编;08)
    
    
    ISBN 978-7-5561-3197-6:CNY55.00
    本书讲述的是: 民俗是记忆中影影绰绰的一瞥, 是使我之为“我”的那种微渺的因子, 润入万物, 大象无形。它塑造人与人的连接, 每一位个体都不可能不受到“俗”之沾溉。回溯人生, 那些俗世烟火往往是最深的念想。书写这样的民俗体验就是重温自己的生命史, 情绪自然饱满深沉, 文字一派天然本色。内化于民, 作者未必不自知, 只是通常并不刻意强调这一点, 仅以俗民一员的平常心境去感受和追问, 借此梳理当下和过去,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唤起“你”的追忆与共鸣。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俗世俗民     索取号:I267/196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92809   300692809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962] 在馆    
2 692810   300692810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962] 在馆    
3 692811   300692811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67/1962] 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