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60nam0 22003011 450
|
001
|
0123185732
|
005
|
20241023185732.0
|
010
|
|
@a978-7-5699-4649-9@dCNY88.00
|
100
|
|
@a20231226d2023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中国新科幻文学十五讲@Azhong guo xin ke huan wen xue shi wu jiang@f任一江, 蒋洪利, 王云杉著
|
210
|
|
@a北京@c北京时代华文书局@d2023.11
|
215
|
|
@a260页@d24cm
|
300
|
|
@a徐州工程学院资助项目
|
314
|
|
@a任一江,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青年科幻学者,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评委,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科普科幻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科幻文学与数智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利,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讲师, 在《戏剧》《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二十余篇。王云杉,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云南大学文学院讲师, 在《光明日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从“寂寞的伏兵”到“转生的巨人”, 从“科学小说”到科幻文学, 带你走进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与“科技主义”, 看向王晋康的“生命想象”与“后人类”视角, 拾起何夕笔下的“独行者”与“理想主义”, 了解到韩松的“幽暗意识”、陈楸帆的未来想象, 以及虚拟世界、人机图景、时间循环。
|
606
|
0
|
@a幻想小说@Ahuan xiang xiao shuo@x小说史@y中国@z当代
|
690
|
|
@aI2405@v5
|
690
|
|
@aI207.409@v5
|
701
|
0
|
@a任一江@Aren yi jiang@4著
|
701
|
0
|
@a蒋洪利@Ajiang hong li@4著
|
701
|
0
|
@a王云杉@Awang yun shan@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31226
|
905
|
|
@aCKNYKJZYXY@b300710225-7@dI2405@e184@f3
|
|
|
|
|
中国新科幻文学十五讲/任一江, 蒋洪利, 王云杉著.-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3.11 |
260页;24cm |
徐州工程学院资助项目 |
|
ISBN 978-7-5699-4649-9:CNY88.00 |
本书从“寂寞的伏兵”到“转生的巨人”, 从“科学小说”到科幻文学, 带你走进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与“科技主义”, 看向王晋康的“生命想象”与“后人类”视角, 拾起何夕笔下的“独行者”与“理想主义”, 了解到韩松的“幽暗意识”、陈楸帆的未来想象, 以及虚拟世界、人机图景、时间循环。 |
● |
正题名:中国新科幻文学十五讲
索取号:I2405/18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10225
|
300710225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405/184]
|
在馆
|
|
2
|
710226
|
300710226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405/184]
|
在馆
|
|
3
|
710227
|
300710227
|
流通一库三楼/
[索取号:I2405/184]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