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泪之地
|
|
作者:
|
哈姆斯
著
;冯筱媛
译
|
出版信息: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2.03
|
开本页数:
|
21cm 
534页
|
丛书名:
|
万有引力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4
,
K404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18-15640-8
|
000
|
01696oam2 22003251 450
|
001
|
0107113125
|
005
|
20241007113125.0
|
010
|
|
@a978-7-218-15640-8@b精装@dCNY98.00
|
100
|
|
@a20220414d2022 em y0chiy0121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440000
|
105
|
|
@ay a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泪之地@Alei zhi di@e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f(美) 罗伯特·哈姆斯著@d= Land tears@e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equatorial Africa@fRobert Harms@g冯筱媛译@zeng
|
210
|
|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2.03
|
215
|
|
@a534页@d21cm
|
225
|
2
|
@a万有引力@Awan you yin li
|
314
|
|
@a罗伯特·哈姆斯, 耶鲁大学历史系非洲史亨利·J.海因茨讲席教授, 享誉全球的非洲研究专家。
|
320
|
|
@a有书目 (第484-534页)
|
330
|
|
@a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 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人, 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雨林分权统治) 分崩离析, 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 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 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 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
410
|
0
|
@12001@a万有引力
|
500
|
10
|
@aLand tears :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equatorial Africa@mChinese
|
517
|
1
|
@a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Azhi min 、 mao yi yu fei zhou quan qiu hua de can ku li shi
|
607
|
|
@a非洲@Afei zhou@x近代史
|
690
|
|
@aK4@v5
|
690
|
|
@aK404@v5
|
701
|
1
|
@a哈姆斯@Aha mu si@g(Harms, Robert)@4著
|
702
|
0
|
@a冯筱媛@Afeng xiao yuan@4译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20414
|
905
|
|
@aCKNYKJZYXY@b300708223-4@dK4@e13@f2
|
|
|
|
|
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美) 罗伯特·哈姆斯著= Land tears: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equatorial Africa/Robert Harms/冯筱媛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03 |
534页;21cm.-(万有引力) |
|
|
ISBN 978-7-218-15640-8(精装):CNY98.00 |
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 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人, 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雨林分权统治) 分崩离析, 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 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 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 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
● |
正题名:泪之地
索取号:K4/1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08223
|
300708223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4/13]
|
在馆
|
|
2
|
708224
|
300708224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4/1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