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394nam0 2200241 450
|
001
|
012023000056
|
005
|
20231008095956.4
|
010
|
|
@a978-7-300-31745-8@b精装@dCNY49.00
|
100
|
|
@a20230828d2023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中国人的生死观@Azhong guo ren de sheng si guan@f王中江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3.6
|
215
|
|
@a151页@d22cm
|
314
|
|
@a王中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特聘兼职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先秦哲学、儒家和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
|
330
|
|
@a本书披览中国先哲生死谈, 纵论各家生死观: 远自东周诸子之学, 近至清末民初新学, 单列道教和佛教, 述意撮要, 略可备知。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智慧的故事, 是先哲们谈论生死留下的。从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 到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 从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到张载的“存, 吾顺事; 没, 吾宁也”; 从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 到佛教的“人生无常”……生存的意志, 死亡的超脱, 人生的奥妙, 价值的追求, 不朽的情怀, 精神的永存, 一幅生死智慧图, 知晓此岸彼岸境。
|
606
|
0
|
@a生命哲学@Asheng ming zhe xue@x研究@y中国
|
690
|
|
@aB0@v5
|
701
|
0
|
@a王中江@Awang zhong jiang@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30828
|
905
|
|
@aCDNYKJZYXY@b300701548-50@dB0@e273@f3
|
|
|
|
|
中国人的生死观/王中江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6 |
151页;22cm |
|
|
ISBN 978-7-300-31745-8(精装):CNY49.00 |
本书披览中国先哲生死谈, 纵论各家生死观: 远自东周诸子之学, 近至清末民初新学, 单列道教和佛教, 述意撮要, 略可备知。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智慧的故事, 是先哲们谈论生死留下的。从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 到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 从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到张载的“存, 吾顺事; 没, 吾宁也”; 从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 到佛教的“人生无常”……生存的意志, 死亡的超脱, 人生的奥妙, 价值的追求, 不朽的情怀, 精神的永存, 一幅生死智慧图, 知晓此岸彼岸境。 |
● |
正题名:中国人的生死观
索取号:B0/27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01548
|
300701548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73]
|
在馆
|
|
2
|
701549
|
300701549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73]
|
在馆
|
|
3
|
701550
|
300701550
|
流通八库五楼/
[索取号:B0/273]
|
在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