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96nam 2200289 450
|
001
|
012022000436
|
005
|
20220629091741.9
|
010
|
|
@a978-7-5205-2471-1@dCNY42.00
|
100
|
|
@a20210423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a
|
106
|
|
@ar
|
200
|
1
|
@a荷风清梦@Ahe feng qing meng@e朱自清自述@f朱自清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文史出版社@d2021.1
|
215
|
|
@a250页@d24cm
|
225
|
2
|
@a百年中国记忆@Abai nian zhong guo ji yi@i文学家自述
|
314
|
|
@a朱自清, 1898-1948年, 原籍浙江绍兴, 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
330
|
|
@a他是诗人, 曾发出“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的呼号; 他是散文家, 曾留下《背影》《荷塘月色》等传世经典; 他是坚定的民主战士, 对军阀政府的暴行口诛笔伐;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坚守爱国者的气节和情。他是朱自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他的散文里贮满诗意, 他的“整饬而温和, 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外, 是一身浩然正气。他的人生履历简单明晰, 执教执笔, 北上南下, 诗朋文友, 两次婚姻, 九个孩子。他一生都在热切地追求光明, 憧憬未来, 却在疾病与饥饿中故去, 50岁的生命旅程, 只恨太匆匆。“只剩飘飘的清风, 只剩悠悠的远钟。眼底是靡人间了, 耳根是靡人间了。”本书选取了朱自清自述作品的原文, 精心连接, 整合而成。书中所截取的自述是朱自清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
|
410
|
0
|
@12001 @a百年中国记忆@i文学家自述
|
517
|
1
|
@a朱自清自述@Azhu zi qing zi shu
|
600
|
0
|
@a朱自清,@Azhu zi qing@f1898-1948@x自传
|
606
|
0
|
@a作家@Azuo jia@x自传@y中国@z现代
|
690
|
|
@aK825@v5
|
701
|
0
|
@a朱自清,@Azhu zi qing@f1898-1948@4著
|
801
|
0
|
@aCN@bCDNYKJZYXY@c20220629
|
905
|
|
@aCDNYKJZYXY@b300665028-30@dK825@e527@f3
|
|
|
|
|
荷风清梦:朱自清自述/朱自清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1 |
250页;24cm.-(百年中国记忆.文学家自述) |
|
|
ISBN 978-7-5205-2471-1:CNY42.00 |
他是诗人, 曾发出“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的呼号; 他是散文家, 曾留下《背影》《荷塘月色》等传世经典; 他是坚定的民主战士, 对军阀政府的暴行口诛笔伐;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坚守爱国者的气节和情。他是朱自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他的散文里贮满诗意, 他的“整饬而温和, 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外, 是一身浩然正气。他的人生履历简单明晰, 执教执笔, 北上南下, 诗朋文友, 两次婚姻, 九个孩子。他一生都在热切地追求光明, 憧憬未来, 却在疾病与饥饿中故去, 50岁的生命旅程, 只恨太匆匆。“只剩飘飘的清风, 只剩悠悠的远钟。眼底是靡人间了, 耳根是靡人间了。”本书选取了朱自清自述作品的原文, 精心连接, 整合而成。书中所截取的自述是朱自清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 |
● |
正题名:荷风清梦
索取号:K825/52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5028
|
300665028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27]
|
在馆
|
|
2
|
665029
|
300665029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27]
|
在馆
|
|
3
|
665030
|
300665030
|
流通二库三楼/
[索取号:K825/527]
|
在馆
|
|